第一节 历代地方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22002022000122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历代地方武装
分类号: E289.55
页数: 2
页码: 232-2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武义县历代地方武装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乡兵、民壮等。
关键词: 武义县 民众武装 地方武装

内容

乡兵
  唐、宋代以来,武义县民间曾招募乡兵,抵御起义军过境或防御当地盗匪,保卫地方安宁。本县溪里郭洞村落,就筑有围墙洞门,派乡兵把守,盗匪就难以侵入。
  民壮
  明、清两代,武义(含宣平)县均由县署招募民壮、民快等,担任守关、缉拿、巡逻等任务,辅助驻军勤务,维持地方治安。明洪武初年,武义县设万户简,召集民间武夫操练,平时为民,急时征集。宣德元年(1426),乡编保甲,县征民壮,以丁粮多者为正户,少者为贴户,全县共征集民壮150名。万历年间,由郡守抽调去40名,本县留110名。清代初年,县设民壮50名,康熙十五年(1676)裁减为12名。
  原宣平县自明代建县后,征募民壮147名,其中内守100名,团操47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东渠、上方等处饥荒民乱,知县刘肇甲令城乡绅士筹办团练,全县共设地方民团5处,募集团丁230名。
  城区民团设在城内万寿宫,团丁60名;
  华塘民团设在本村陈姓祠堂,团丁50名;
  溪口民团设在本村潘姓祠堂,团丁50名;
  上坦民团0设在本村潘姓祠堂,团丁50名;
  后溪民团设在本村曾姓祠堂,团丁20名。

知识出处

武义县军事志

《武义县军事志》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方勤务、兵役、民众武装、国防动员、战事、军事人物等十篇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武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