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塘街道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地理名称: 低塘街道
唯一号: 112133020220001094
文件路径: 1121/01/object/PDF/112110020220000001/001
起始页: 0190.pdf
地名类型: 行政区
层级分类: 乡(镇、街道)
隶属: 余姚市
辖区: 低塘社区;洋山村;历山村;黄湖村;黄清堰村;芦城村;低塘村;汤家闸村;姆湖村;镆剑山村;郑巷村;西郑巷村

参考方位

位于余姚市北部,距余姚市政府驻地15千米。街道办事处驻地镇北路98号。东、北均邻慈溪市,南与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接壤,西与朗霞街道相连。

介绍

低塘街道位于余姚市北部,距余姚市政府驻地15千米。街道办事处驻地镇北路98号。东、北均邻慈溪市,南与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接壤,西与朗霞街道相连。东西极距9.137千米,南北极距7.61千米,面积43.32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2个居委会。2014年常住人口84644人,其中户籍人口4345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3‰。 低塘,原名低仰,光绪《余姚县志》引《康熙志》,其名有低仰堰、低仰市。盖地处上河、中河、下河三河分流处,建有后堰、南堰、新堰以调水位,寓意水位高低而定其名。光绪间,“低塘”已取代“低仰”之名。据村老人言,其易名出自“筑散塘”,俗呼“省塘”,即今之低塘街基,散塘低于境北之大古塘,故渐称“低塘”而废“低仰”。 境域自宋至清属余姚县云柯、烛溪乡。清后期属云塘乡、柯义乡。民国十七年(1928)撤云塘乡改称低塘里。民国十九年(1930)置低塘镇。民国后期为云塘、云山、柯义、云溪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云塘、双云、常胜、历山、黄湖、洋山、柯义、云溪、剑江乡。1956年为新新、历山、项旷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低塘、历山、项旷、杨漕、姆湖、剑山、龙山、崇山8个管理区。1961年为低塘、历山、郑巷3个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低塘、历山、郑巷3个乡。1984年低塘改为镇;1986年历山改为镇;1989年郑巷改为镇。1992年低塘镇、郑巷镇、历山镇合并为低塘镇。2003年5月,将镇西、邵巷、西墟、龙王堂4个村划给朗霞街道,撤销低塘镇建制,设立低塘街道。 低塘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多雨、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6.2℃,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9.8℃,全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境内东南部为丘陵地带,海拔在40—155米之间。西北部为钱塘江南岸之沉积平原,海拔4.5—5.0米。 有耕地1302.8公顷,山林620.6公顷。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间种套作小麦、油菜、棉花、西瓜、大棚蔬菜等经济作物。1995年引进优质早熟蜜梨进行试种,后逐步扩种,因盛产舜水蜜梨,获“中国蜜梨之乡”称号。2014年有注册企业3889家,从业人员24106人,其中规上企业67家。工业总产值218.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2.81亿元,主要产业有电器、小家电、五金、塑料制品等。全社会投资13.06亿元,自营出口3.3亿美元,农业总产值37.83亿元,财政总收入5.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44万元。 集镇建成区面积3.996平方千米,拥有低塘街道农贸市场及12家村级综合性小市场,另有华润万家、华联家家福等连锁超市。街道内有高中1所、初中1所、成职校1所、小学4所、幼儿园11所、民工子弟学校1所,有街道卫生院、私立医院、敬老院、街道文化公园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村卫生室23家。1999年建立低塘慈善分会,年年坚持“慈善一日捐”。 区域内交通便捷。329国道和连接南北高速公路的一级专用道贯穿全境。低塘船闸历来是上下河之间的水上交通枢纽。境内有相传上古时期舜耕作过的历山和明“高风千古”石坊、茅湖遗址、九缸岭古越窑遗址等文保单位。 近年来,街道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东海明珠镇(街道)、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文明街道、宁波市先进党组织、宁波市卫生街道等。

知识出处

余姚市地名志

《余姚市地名志》

出版者: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分人文地理实体、自然地理实体、历史地名三卷,以地名为主,收录部分余姚市具有地名意义的人工建筑、单位名称等。采用条目体,按类分编,逐条释名。按街道、乡镇、村民委员会及居民点编排顺序。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隶属
低塘社区
辖区
洋山村
辖区
历山村
辖区
黄湖村
辖区
黄清堰村
辖区
芦城村
辖区
低塘村
辖区
汤家闸村
辖区
姆湖村
辖区
镆剑山村
辖区
郑巷村
辖区
西郑巷村
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