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仙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唯一号: 112130020220000206
人物姓名: 孙仙舲
文件路径: 1121/01/object/PDF/1121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67.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4年
卒年: 1977年
籍贯: 慈溪市
非亲属: 徐悲鸿;陈之佛;丰子恺;陈抱一

传略

孙仙舲(1904—1977) 洋山岗村小洋山人。自幼聪颖,髫年即喜作画,凡画无不惟妙惟肖,人皆奇之。1921年肄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图音科,曾亲聆徐悲鸿、陈之佛、丰子恺、陈抱一等艺术大师的授业。1924年由陈望道、陈抱一推荐,入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系学油画。毕业后因学业优秀,留校任教务员。其间受到图案教授陈之佛的亲垂,命仙舲去他经营的一四公司工作。1928年返回余姚,先后在余姚实穫等中小学任艺术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郭静唐等共产党人组织下,参加了余姚县抗日后援委员会,是该会成员之一。1939年,以进步教师身份被推荐为龙北乡乡长。其后,仙舲以画笔为武器,满腔热情地投入抗日宣传活动。他还接受楼适夷的邀请,曾赴四明山革命根据地从事艺术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再次秘密上四明山,为新四军浙东纵队总部绘制毛泽东、斯大林巨幅油画肖像,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爱国热情。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在余姚县立中学(即原实穫中学)任教,授教画艺与音乐课。其间曾任余姚县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县立中学校务委员兼总务主任。1949年初,为保护校产、保护师生不受损失与迫害,与广大师生一起积极参与护校活动。1950年3月,曾被推选为余姚县美术工作协会主席。 孙仙舲擅长油画,特别精于肖像绘制,是余、慈两地从事油画的先驱。书法造诣颇深,“毛体”草书学得十分逼真。亦喜爱国画,兰、花、竹、石很有根底,似有“板桥遗风”。其执教数十年间,培育和造就了众多画坛新秀,“桃李满天下”,如水墨画师、职业画家房企遐、马均义、朱忠慈等,如今都已成为较有名气的画家。他为繁荣美术事业、培育艺术人材作出了毕生努力。 在漫长的绘画生涯中,结识了一批绘画大师,如丰子恺、刘海粟、潘玉良等人。特别与陈之佛,既有师生之谊,又有乡关之情,关系尤为密切,曾在其家留有不少“墨宝”。 1951年春,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家庭被评为地主成分,随之也结束了教育生涯。为生活所驱,在浒山城内开设一家“大方画室”,专画肖像,以此糊口。“文化大革命”期间,画室被迫关闭,随之结存多年的存稿及收集的绘画素材,均被查抄一空,付之一炬。更令他痛心的是一部日本版《世界美术全集》计36集,被搜抄后去向不明,加上爱女的不幸夭折,于1977年悲郁而亡。 一代画家,存世余墨已不多见。据称余姚黎洲文献馆还留存他1963年为余姚“乡贤祠”所绘制的先贤肖像油画24幅,仍珍藏着。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专题

艺术教员
职位
乡长
职位
执行委员
职位
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