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唯一号: 112130020220000185
人物姓名: 孙鑛
人物异名: 字:文融;号:月峰
文件路径: 1121/01/object/PDF/1121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255.pdf
时代:
出生年: 1543年
卒年: 1613年
籍贯: 慈溪市

传略

孙鑛(1543—1613) 字文融,号月峰,孙家境村人。明万历二年(1574)会试第一,选授兵部职方主事,历任太常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南京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兼都御史,南部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参赞机务。 鑛自幼端重寡言,从兄铤学《易》,经术醇正。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以父陞为尚书,荫授国子生,入南雍。两年后父亡丁忧,按制独栖墓侧,潜心品味群书,学问愈益弘博。明万历十年(1582)为吏部考功郎中,对官员的考核,能按法度准则办事,“叙才品,当以忠鲠为先”。对“柔媚进者,贬削殆尽”。因而声望渐高,授太常少卿。万历十二年(1584)母杨夫人谢世,哀毁茹素,在家丁忧七载。其间受绍兴郡守萧良干礼聘与山阴人张元汴同纂《绍兴府志》。此时他正戴孝在身,不能入郡府办事,于家编纂。但他对撰志极其严肃认真,参阅了大量史料,从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赴实地作一一考证。对史料中缪误之处,重新给予订正,做到一丝不苟。时经一载,五十卷之《绍兴府志》告成,评价很高。 明万历二十年(1592)任右都御史,巡抚山东。时侵朝倭警频传,他巡历登、莱两州,以为山东三面皆海,乃海防要害之地,向朝廷陈疏周详的防御策略,得到奉旨允行。此时山东又恰逢水灾,百姓生活困苦。鑛体贴民情,具疏乞蠲赈,百姓咸感其德“清恕盈于万口”。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鑛总督辽蓟军务兼经略朝鲜。在经略朝鲜的前一年,侵朝倭寇在中朝军队打击下,已告败退,但仍提出有条件媾和,以至引发了一场“封贡之议”。朝廷决定给倭以封号,不予物贡,倭立即从朝鲜撤兵;而倭只求得贡,无意求封。双方各持己见。鑛对此媾和方式持反对态度,极陈宜战不宜和。但当时兵部由主和派尚书石星主持,鑛与石意见向左。鑛多次上疏朝廷,曰“倭居心叵测,宜罢封。当募兵积饷,开垦屯田,以资战守”,但疏均被搁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秋,朝廷派李宗城为封倭正使去釜山。李心胆怯,到釜山后,未见倭而自遁归。此时釜山众倭屯营如故,不把明朝廷放在眼里。不久又派出以杨方亨为正使,沈惟敬为副使的封倭使团。鑛愤而之极,称石“辱国寡谋”。至十月倭情突变,和谈破裂。鑛又一次上疏朝廷,“宜战不宜和”。至此朝廷才派出以邢玠为主的主战派,亲自督师朝鲜,倭才毁巢浮海而遁,结束了长达四、五年的倭战。邢在向朝廷奏疏中曰:“东捷首叙鑛之功。”朝廷给鑛予赏赐,但此时的鑛,虽然“勋名炳彪”,可兵权己失。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冬,白莲教首领刘天绪等起事,疏议“用重典治之”。鑛派士卒四出弹压,因“疾恶过严,锄奸太猛”发生了骚扰百姓之情,为此受到了弹劾。后因“重典治之”乃万历皇帝允肯,故未被追究。时鑛已厌倦官场,深感朝中办事,多有掣肘,屡疏称病乞归。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秋,终于恩准“回籍调理”。 鑛多才,精通古经文,对“毛诗”、“郑笺”“班史”均有深刻研究,擅长诗、书、画、音韵、声律及棋艺。一生著书数百卷,其中九十七卷载入《四库全书》。尝欲辑“五车一笈”。谓:《易》、《诗》、《书》可云“三坟”;《周礼》、《礼记》、《春秋三传》可云“五典”;《仪礼》、《管》、《老》、《列》、《庄》、《国语》、《国策》、《楚骚》可云“八索”;《荀》、《韩》、《吕》、《淮南》、《太元》、《汉史》、《文选》可云“九邱”。鑛多艺,精于声韵音律,对戏曲也有很深的研究,尝提出戏曲创作十要领,使后人在戏曲制作上得益匪浅。他还精于棋艺,成立棋社,切磋棋艺,使当时的姚邑,弈棋之风大盛,名手云集。谥忠清。

知识出处

横河镇志(上册)

《横河镇志(上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把横河的建置、自然环境、人口、人民生活、人物、民情习俗、经济综述、农业,水利等全面系统的展现了横河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