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下、馬渚、陸埠三公社爭得紅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8822
颗粒名称: 朗下、馬渚、陸埠三公社爭得紅旗
其他题名: 县委号召各地学趕先进,搞好三秋完成征购,迎接全县第二次評比
分类号: F243.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余姚县第一次农业生产循环红旗竞赛的评比工作已于十月三十日结束。评比结果:稻区优胜单位为马渚公社;半稻半棉区优胜单位为朗下公社;山区优胜单位为陆埠公社。这些优胜单位在春花积肥、晚稻后期管理、三秋准备、冬种技朮训练、发展多种经营以及完成粮食、棉花等农副产品采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次评比中,各公社之间开展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活动,优胜单位表示要戒骄戒躁,未被评上的单位表示要鼓足干劲,急起直追,争取下次循环红旗竞赛的优胜。县委提出了下一期的评比内容和条件,并号召各地再接再厉,创造出色成绩,迎接第二次全县评比。
关键词: 余姚县 农业生产 竞赛活动

内容

(本报訊)至县第一次农业生产循環紅旗競賽的評比工作已于十月三十日勝利結束。評比結果:稻区優勝單位为馬渚公社;半稻半棉区優勝單位为朗下公社;山区優勝單位为陸埠公社。
  这次競賽評比的主要內容是一、春花積肥、三面光;二、晚稻后期管理三三、三秋准备(包括选种和新式农具的推广等)三四、冬种技朮訓練三五、发展多种經營;六,完成粮食、棉花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采购情况,其中尤以積肥为重点。根据这六方面的內容,截止十月卄日止,通过总結前段工作,檢查对照評比条件,在这次县委召开的公社农业書記会議上,民主評选产生的。
  榮獲第一次循環紅旗競賽的優勝單位,他們的先進事迹主要是:
  馬渚公社:春花積肥搞得好。到十月二十日止,共積春花标准肥四百四十八万担,平均每畝达一百另九担,全社六十七个生产队全部实現田間三面光,其他在晚稻选种和冬种技朮訓練方面也獲得顯著成績。
  朗下公社:在六項評比內容中,獲得積肥、晚稻后期管理、多种經營、三秋准备等四个第一,这个公社到二十日止,平均畝積春花标准肥一百六十九担;三十三个生产队全部实現“三面光”;多种經營的收入平均每戶达到四十元二角,其他如晚稻后期灌水、以及攔路稻等工作也搞得很出色。
  陸埠公社:六項評比內容也是四項獲得第一,其中積肥平均每畝春花达到一百四十六担,五十五个生产队实現三面光;全年茶叶任務超額完成13%,秋茶任務超額完成45%;其他在晚稻后期管理和选种工作也是跑在山区的各个公社前面。
  在这次評比过程中,根据相互学习,相互幇助,取長补短,共同提高的精神,公社与公社間还相互展开了批評和自我批評,如对榮獲優勝單位的馬渚、朗下、陸埠三公社,在完成粮棉征购方面的進度較慢,大家也提出了批評和幇助。通过这次評比,優勝單位一致表示,要戒驕戒躁,乘勝前進,永保紅旗,沒有被評上的紛紛表示,一定要鼓足干勁,急起直追,搞好“三秋”和粮棉等征购工作,爭取下次循環紅旗競賽的優勝。
  在第一次評比結束的基礎上,县委又提出下期的評比內容和条件(另刊),並号召各地再接再厲,勁上加勁,創造出色成績,迎接第二次全县評比。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