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兰英心紅手巧干活一人頂两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8034
颗粒名称: 周兰英心紅手巧干活一人頂两人
其他题名: 她能日插秧苗六万叢日耕土地四亩多今年五个月做劳动工分二千五百多分
分类号: K82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兰英是丈亭公社金用管理区和平生产队的社员,以出色的农活技巧和辛勤的努力赢得赞誉。她热爱集体,勤奋工作,在短短几个月内所做的劳动工分已经相当于一个普通妇女一年的工作量。她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在插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周兰英的故事展示了普通社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奉献和努力。
关键词: 余姚县 周兰英 人物

内容

周蘭英这个名聞丈亭公社的青年妇女,今年才不过十九歲。她是丈亭公社金用管理区和平生产队社員,干起活來眞是狗趕鴨子——刮刮叫。从今年一月十三日結婚时起,到六月二十日,共做了二千五百三十五个勞动工分,抵上一个普通妇女勞力做一年的生活。
  她一年四季总是起早摸黑,脚不停、手不空地勞动着,正如社員們称贊她那樣:蘭英眞是个好媳妇,她一天能耕田四畝多,插秧一畝二还会耘田、割稻、耙田、平田、播种、捻河泥……,田里的生活都拿得上手。
  “新娘積肥第一”
  这里以往有个习慣,新娘不滿月不能出房,可是这习慣在周蘭英身上已不頂用了。十三日結婚,十五日烏淸早她和大家一起到川心江边積肥去了。到了江边,她一个卷起褲脚,拿着戽斗,踏着蟹壳冰下河去,大家一看新娘子帶头,都爭着下水。头一天就顯出了她是个勞动能手,一天積河泥四百六十担,这一下,“新娘子積肥得第一”的贊聲就在全村傳开了。
  妇女挑担总要遜于男社員,周蘭英不但手脚快,而且能挑重担。春花培育开始,队里要到大池墩水庫挑糞,她也和男社員一起,翻山越嶺,到七里多路外,挑着百十斤的重担,还走在男社員的前头。運早稻基肥是項时間長、勞动量重的农活。周蘭英早上早,夜头宴,中飯田头吃,每天要挑上三百担出叧,接連干了二十七天。开头兩天,雖然肩胛痛,腰酸,但她知道,做生活要靠練,熬过头一关,就能練出。因此一肩胛痛了,衣裳塡一塡。四、五天后,她越挑越快,工效也顯著提高。
  插秧比武中头名
  插秧是她比較拿手的一件农活。今年早稻、單季晚稻她連續插秧四十多天,共做了三十三个早、夜工,三十二个“衞星日”,掙得了一千四百十七个勞动工分,是全管理区男女插秧工分最多的一个。其中有四天,她每天插秧一畝二分,成为全社插秧高工效的标兵。
  六月下旬,她參加了“万五靑年三万叢”的县插秧比武大会。比賽結果,全县三十多名妇女插秧能手中數她工效最高:日插五万九千四百叢。大家向她賀喜的時候,她謙遜地說:“我还很不够,我要同大家学,要向錢成洪日插七万叢学,要向鮑肖明的思想好、十勁足、手脚勤、干活巧学习”。
  王慶祥、施阿來、周岳年、鄭瑞和是第五小队的插秧好手,他們聽到第四小队妇女社員周蘭英插秧一畝二的消息,有点不相信,提出要現場見个高低。四小队的妇女們都支持她去比賽,为女插秧手增光。比賽开始,施阿來插到半埭,向后一看慢了“三鉄耙柄”,第一个知趣地走了;鄭瑞和插了二埭,比她慢了“二鉄耙柄”,行距也大了,堅持下去也不討力了,就趁早跳起;第三个放手的是周岳年,他插好第三埭头里慢了“三鉄耙柄”,信心也不足了;四个能手三个比敗了,周蘭英腰还沒有直过,王慶祥雖說堅持到最后,但也十分佩服周蘭英的插秧技巧。
  勤学苦練样样能
  周蘭英对各种农活,樣樣拿得起,放得下,是她勤学苦練得來的。
  今年春耕开始,她拜密忠岳为師学耙田。起初,她一上耙,心慌脚軟,半不聽使喚,一滑就是一跤,一次、二次、三次,雖然滿身是泥,脚里破了寸長的傷口,但她想:人家能学会,我一定也能学会,跌倒再來。終于給他学会了。現在她打起耙來,正象“騰云駕霧”那樣。去年学深耕、插秧也是一樣,她哥哥帮她牽着牛,一犂一犂的学,有时歪了,有时太淺了一起伏不平,堅持学了几天,終于掌握了耕田的技巧,如今她起犂如飛,一天能耕四、五畝。
  爱社胜过愛自己
  周蘭英不僅是个勞动能手,而且又是愛社如家的好社員。二月下旬,早播秧子出畈了。一天后半夜,她被下雪子的聲音響醒了,她想:秧子剛出畈,受不起冷,这是关系到今年早稻增产的大事。她想到这里馬上摸黑到后祠堂的倉庫里,拿了泥炭灰和焦泥灰在秧田里增了一層覆蓋物,又搭了个架子,蓋上几爿簟。因为她愛護集体利益,所以处处都关心。最近,在插單季晚稻时,一天她十二点鐘出門拔早秧,天下起雨來了,她想起道地上还放着十六爿簟、二十四籮草子种,于是就急急忙忙从秧田头奔囘,把簟和草子种搬進屋里,剛搬完,天竟下起傾盆大雨來了。这时,章銀炳母親也被風雨驚醒,跑出來收时,看到已被蘭英收進了,連說,蘭英眞是个好媳妇。平時,她出工最早,总要挨戶催妇女出畈;收工最晚,总要在田头看看,有否东西棄掉。一天,她路过河南畈,看到一張犂丢在那里她就背囘來,洗淨,放在工具間里。
  她不但自己愛社,还帮助人家樹立愛社思想。收春花时,她总不怕麻煩地把倒揑穗一根根理直,把掉在地上的麥穗拾收。看到一个社員把拾來的麥穗拿囘喂鷄,她就率直的指出:“社好就是家好,对社不能有兩樣心,拾起的也應該給队里。”
  ××××××
  周蘭英貧农出身。解放前,父親和哥哥給地主做長工,家中十分困苦。解,一家翻了身,她也得上学的机会,十四歲时跟父、兄学种田。她感解放了窮人,一心要聽話,做个出色的农民來社会主义。
  由于周蘭英的熱〓动、愛社如家,受到了〓人民給予的榮譽、三次被为“五好社員”,得到了〓只小猪和其他物資獎勵。当記者訪問她时,她謙虛又感激地說:我沒有做更多的工作,只是做了一个社員應做的事,党这樣的关懷我,鼓勵我,我一定要在夏收夏种中,來答謝党和大家。最近,中共丈亭公社金川管理区总支已作出决定,号召全区社員向周蘭英学习。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兰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