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大抓“四化”向工具要劳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8028
颗粒名称: 鞍山大抓“四化”向工具要劳力
其他题名: 這“四化”是:收割快速器化、脫粒打稻机化、种田插秧机化、運肥泥船化
分类号: S511.3+1
摘要: 慈城公社鞍山管理区根据今年夏收夏种季節緊、要求高、勞力少的特点,大抓以“四化”为主要內容的工具革新,千方百計解决勞力不足的矛盾,达到按时按質完成夏收夏种任務。要求全区改制和添置快速割稻器二百十架、打稻机七十七架,插秧机四十八台,拖泥船六十只。四化”,全区可以節省勞力五千叧八十五工,能基本解决勞力不足的困难,保證在立秋前三、四天結束夏收夏种。到二十六日止,已修好打稻机十四部、改裝好插秧机十台,經改裝后的試驗,插秧机質量良好,連插五天沒有发生損坏事故,傷秧也極少。
关键词: 余姚县 鞍山 早稻

内容

慈城公社鞍山管理区根据今年夏收夏种季節緊、要求高、勞力少的特点,大抓以“四化”为主要內容的工具革新,千方百計解决勞力不足的矛盾,达到按时按質完成夏收夏种任務。 鞍山是个土地多、勞力少的地区,最近总支通过算季節、排任務,查勞力,〓一致認为今年夏收夏种,勞力不足的矛盾相当突出,全区四千七百畝早稻,生長情况大大超这往年,收割勞力的需要量將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八十,四千五百五十畝翻稻根据深耕、密植、施足基肥的要求,勞力投放量也大为增加,根据初步排队計算,从收到种共需投放勞动日二万叧四百工,按現有九百叧六个农业勞动力計算,每人需做二十二工,从今年的早稻收獲期來看,以七月十八日开始,要到八月十日才能結束下 通过分析情况,总支認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勞力不足的矛盾,就有躭誤季節,造成失收失种的危險,怎么办呢?总支就发动干部、羣众獻計謀策。根据大家的意見,認为除了提高勞动出勤和生产效率以外,唯一的办法只有大鬧工具革新,向工具要囘勞力。总支經过具体規划,决定大抓以“四化”为主要內容的工具改革,卽:割稻快速器化、脫粒打稻机化、种田插秧机化、運肥、背草泥船化。要求全区改制和添置快速割稻器二百十架、打稻机七十七架,插秧机四十八台,拖泥船六十只。实現了以上。四化”,全区可以節省勞力五千叧八十五工,能基本解决勞力不足的困难,保證在立秋前三、四天結束夏收夏种。 現在全区已根据这一規划要求,全面开始行动,从管理区到生产小队都专門成立了領導組織,由書記或队長親自掛帥,並已組織七个木匠和十多个土木匠,日夜投入快速收割器、打稻机的修理和插秧机的改裝工作。到二十六日止,已修好打稻机十四部、改裝好插秧机十台,經改裝后的試驗,插秧机質量良好,連插五天沒有发生損坏事故,傷秧也極少。其他如籮簟等小农具和倉房、晒場的准备也都已全面开始檢修,大家决心在七月十日前全部結束夏收夏种的准备工作。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