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公社普遍建立小队生产责任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7794
颗粒名称: 慈城公社普遍建立小队生产责任制
分类号: F302.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慈城公社推广小队生产责任制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文章强调了加强小队管理和建立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以及社员们积极参与和贡献的表现。
关键词: 生产责任制 慈城公社

内容

慈城公社十分重視加强小队的管理工作。至目前,全公社三百四十个小队,普遍推广了妙山管理区國慶生产队馬路灣小队的勞力划組、定額到人、到田、制定半年早知道等一套个人負責、小組包干、队統一領導的三結合生产責任制。
  小队生产責任制一建立,千斤担子大家挑,大大加强了社員的生产責任性。慈东管理区社員为了消滅三类苗。積極挖掘肥源,改變了以前只仰头向上的態度。在兩天內,全管理区所有家肥運送到田,淸理出牛泥六万七千斤,六十六只糞缸用水洗过。鞍山管理区單季晚稻插秧开始很慢,个別社員还无故缺勤;責任制建立后,插秧進度突飛上升,十五日一天,插秧一百二十四畝,比开始时的日插進度提高六倍。
  責任制貫徹后,進一步調动了社員生产積極性,改變了原來部分社員“出門等、進畈奔”的現象。獅东管理区改變过去“大兵团”作戰,划分了作业小組,社員趙阿亮一天下田帶了四种工具,說是可以多干一些活。黃山管理区社員在單晚插秧时,社員自覺起早落夜干;为了消滅一千一百多畝三类苗,八百二十多个社員積極向內,向外搞肥料四千多担,和七千多斤土化肥。
  由于在建立責任制的基礎上,按生产季節制訂小段計划和做到長計划短安排,改變了以往生产打亂仗的現象,从使小段农活人人知,激勵社員奋起超定額的積極性。妙山管理区通过十五至三十日的小段計划安排,解决当前任務重、勞力緊的矛盾,安排了一千个勞力搞肥料。任務明確后,第三天(十六日)馬上有一百五十多人投入搞肥料,一天割靑草三万一千多斤。为了超定額,皇橋管理区小农場王金山等四人一天割草二千多斤;皇橋六队为了超过小农場,还发动了十六个級外勞力割靑草。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学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