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塘用动物肥給黄苖进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7583
颗粒名称: 道塘用动物肥給黄苖进补
其他题名: 慈東火燒壳灰肥催冷水田稻苗猛發
分类号: F327.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朗下公社道塘管理区和慈城公社慈东管理区都采取了发动群众制作动物肥和烧壳灰肥的方法,以消灭黄苗,提高粮食产量。道塘管理区将土硝厂改为化肥厂,生产动物肥,原料是蛤蟆和泥炭。在化肥厂工人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参与捉蛤蟆,现在已经捉到了六千多斤蛤蟆。慈东管理区为了解决冷水田问题,学习温州烧壳灰作速效肥的经验,共建窑三只,已有二只投入生产,每天每窑出壳灰肥千斤,已生产了四万五千多斤。壳灰肥成本低、制造简单、原料广、肥效好,很受社员欢迎。管理区计划生产八十万斤,除向宁波采购原料外,还将在当地利用螺蛳、河蚌等贝壳作原料。
关键词: 消灭黄苗 粮食产量 余姚县

内容

朗下公社道塘管理区发动羣众大制动物肥消滅黃苗。总支首先把原來的土硝厂改为化肥厂,由各生产队投資生产。化肥厂生产动物肥的原料是蛤蟆和泥炭。为了使动物肥料又多又快,化肥厂工人帶头搞樣子。厂里三个人一上午就捉了一百五十斤蛤蟆,这一事情启发了大家積極投入行动,現在已經捉到了六千多斤蛤蟆原料有了,他們就邊生产,邊試用,積極推广,六日那天,在約三畝面積的黃苗中施了一担动物肥隔了兩天已脫黃轉靑,大家認为效果很大。
  現在,化肥厂已制出了一万四千多斤动物肥管理区决定馬上撥下九千斤,施到三百三十畝黃苗中去,突擊消滅。
  (張志奮、郭松林)
  (又訊)慈城公社慈东管理区的鄮力、湖心、大灣、上岙、慈湖等生产队有一半多是冷水田。他們为了使冷水田的稻苗猛发学习了溫州燒壳灰作冷水田速效肥的經驗。管理区把这項任務交給了化肥厂,共建窰三只,現已有二只窰投入生产,每天每窰出壳灰肥〓千斤,已生产了四万五千多斤。他們邊生产邊使用每畝施灰肥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斤。
  使用壳灰作冷水田速效肥,很受社員歡迎,他們說,壳灰肥成本低,制造簡單,原料广闊肥效好。管理区根据初步使用的情况,計划生产八十万斤,除向宁波采購〓料外,还將在当地利用螺絲、河蚌等貝壳作原料。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志奮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