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安全行駛九萬公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7503
颗粒名称: 八个月安全行駛九萬公里
其他题名: 記优秀汽車駕駛員施吉人同志
分类号: X9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施吉人同志是余姚运输段的一位优秀汽车驾驶员,他在工作中积极响应党委提出的实现汽车列车化的号召,多装快跑,不畏困难,在山区公路上也能挂起拖斗,打破了部分同志认为山区不能拖挂的迷信思想。他认识到“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須安全”的生产方针,保持汽车良好的技术状态,掌握行人动态特点,警惕牲畜的惊慌乱竄乱跳,从而在安全行驶中创造了出色的成绩。他的事迹被报道出来,将激励更多的人向他学习。
关键词: 施吉人 安全行驶 余姚县

内容

复員軍人、共产党員施吉人同志,是余姚運輸段的一位優秀汽車駕駛員。他从去年七月份到運輸段工作后至今年三月份,已安全行駛了近九万公里已成为全段新司机中安至公路最多、完成任務最出色的一个。
  去年,次躍進形勢的发展,他所駕駛的8602車由木炭改为汽油車,这对施吉人同志來說心里是多么高興呢!他为了多裝快跑〓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積極地響應了党委提出的实現汽車列車化的号召,不論天晴下雨,上山下坡,車后总是每次掛上拖斗,次次裝載不少于八噸。
  今年三月,为了支援由区積壓物資外運,他和他的伙伴們一起去參加上虞下(官)百(官)綫的運輸下百綫是山区公路,坡度很陡。起先有些同志認为根本不能掛拖斗。当时,施吉人同志和全組司机〓〓看到公路兩旁堆積如山的物資,那种主人翁的責任感激发〓他們,他就提議大家大胆試驗。由于施吉人和他的全組同志敢想敢作,終于山区也掛起了拖斗,打破了部分同志認为山区不能拖掛的迷信思想,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須安全”,这是運輸工人的生产方針。施吉人同志他知道:要当好一个光榮的人民司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運輸,如果在駕駛中稍有疏忽大意,思想上稍有驕傲自滿〓一定会造成事故,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产帶來的損失〓〓是不堪設想。
  不出任何大小事故〓首先就必須保持汽車良好的技朮狀態。每当出車前,他总是仔細地認眞地檢查汽車上的各部机件及各安全系統,尤其在夜間出車〓对燈光的檢查更为細心。他曾說:“汽車的大燈好似人的眼睛”大燈不亮或不明〓正象人瞎了眼一樣,就不能行动了。
  掌握行人动態特点,这是施吉人同志在駛車时就非常重視。行人聽見汽車,不讓不避,他就鳴響喇叭三如果行人鳴響喇叭后还是不囘头和不避讓,那就可以斷定不是聾于〓便是啞吧,这时就得准备刹車。有时行人为了避塵土,見汽車駛來,就搶先跑到上風方向避塵他就注意这时行人一定要横穿公路了。公路上見到自行車,他也仔細地要看看騎車的人技朮是否熟練,以防止在交会或超越时突然翻倒而造成事故。有一次,他駛車从滸山开往余姚,在離石〓二公里地方,見有一輛自行車在同一方向前進。施吉人同志仔細地觀察着那人,只見他兩手緊握把手,前輪左右搖擺,汽車駛近时,那人更顯得驚慌,这一切施吉人同志看在眼里,于是就抬起加速脚板,准备好脚刹車,果然,相距三四公尺时,那人突然連車一起倒下了,施吉人同志連忙緊急剎車,才免去了这場事件,
  人的生命固然重要,而牲畜是人民的財产,也不能任意把它壓死。为了避免这一点,他見到公路上耕牛等一牲畜,也特別警惕,防止汽車开近牲畜时,因驚慌而亂竄,造成行車事故。因此,他見到牲畜在公路上,也做到減低速度,到牲畜跟前不按喇叭(因聽見喇叭,牲畜就会更驚慌亂竄亂跳),有时,他宁可停車趕走后再开車。
  由于施吉人同志認識到自己是一个光榮的人民司机,党和國家交給了他十分光榮和繁重的任務,他无时无刻沒有忘記“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須安全”的生产方針,因此,行車中隨时觀察四周动靜,注意行人耕牛牲畜的特点,才在安全行駛中創造出如此出色的成績。
  千方百計挖潛力,增产節約鬧革新,王副专員和代表們一起在參觀余姚運輸段增产節約展覽館第一室的一百十九件革新工具。(胡惠瑞攝影)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夏吉民
责任者
施吉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