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勝利隊逐坵確定密植标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870
颗粒名称:
勝利隊逐坵確定密植标准
分类号:
F326.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马渚公社牟山管理区勝利生产队干部与社员共同研究确定密植标准的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
密植标准
方法
马渚公社
内容
(本报訊)馬渚公社牟山管理区勝利生产队干部与社員同商量、共研究,分別不同情况,逐坵確定了密植标准。
本來,社員对生产队干部提出的五乘二、四乘二的密植規格,思想上猶豫不决。这是什么緣故呢?是社員对密植思想不通嗎?不是。这个队去年在小农場進行了多种多樣的密植試驗,凡是做到合理密植的,都达到了高額增产。因此,社員普遍反映“合理密植是个增产“寳”。为了摸淸情况,保證合理密植,管理区总支書記深入到这个生产队,帮助生产队的干部召开了七次老农、技朮員、生产小队干部三結合的座談会;生产队干部在參加勞动中又与社員相互談心,啓发他們暢所欲言。結果发現社員对執行密植所以猶豫不决,主要是干部的民主作風发揚不够,缺少与大家商量,他們希望能够根据土質、水利、品种、肥料等具体条件,分别提出合理密植的規格。
如何根据不同条件確定不同的密植標准呢?支部、队領導上接着发动社員,討論和总結了去年早稻密植的經驗。如小农場三十一畝早稻平均产量为七百八十六斤,最高的是石橋头五畝有芒早粳,密度五乘二,平均畝产八百三十四斤;同一坵的另一塊田,品种南特号密度是五乘五比五乘二,最先倒伏。通過总結对比,使大家更加認識到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全队經过逐坵排队、討論,確定土質好、陽光充足、綠肥产量在六千斤以上的后江沿畈、里弄面前畈等一千七百畝田,种植有芒早粳,密度五乘二;粘性土、黃泥田的牛角山、錢角嶺下等山田二百五十畝,种南特号,密度五乘二点五。干部的試驗田一百二十畝,种五乘一、四乘二。
干部与社員同商量,密植到坵后,社員反映說:“現在心中有數了。”里弄生产小队有六十畝田,畝产綠肥不上六千斤,种五乘二有芒早粳,肥料还不足。社員說二“要合理密植,措施必須跟上去。”第二天,就出动六只农船撈河草,五天內就撈了河草八十船。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魏建華
责任者
杜南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