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湖管理區六天畝積一百十五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683
颗粒名称: 云湖管理區六天畝積一百十五担
分类号: F327.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慈城公社云湖管理区通过核算肥料需求,发现早稻肥料需求量大且时间紧迫,提出了突击积肥与经常积肥相结合、正半劳力相结合等多种积肥方式,每天出动600多人分路积造肥料,6天内积起了标准肥每亩115担,并已基本运到田头,为早稻积足了肥料。
关键词: 余姚县 积肥 春播

内容

(本报訊)工作越做越細,干勁越鼓越高。慈城公社云湖管理区大算肥料需要帳,扭轉干羣自滿松气情緒,六天內畝積标准肥一百十五担。
  云湖管理区是全社積肥較多較快的一个管理区,春播前已積了春花、早稻肥料每畝三百一十担,再加綠肥生長良好,每畝能有一万兩千斤左右。因此部分干部羣众产生自滿松气思想,認为今年肥料一关已是勝利攻破,光靠綠肥也能实現早稻双千斤的指标。管理区总支发現这一思想情况后,認为今年农业生产各种作物都要大丰收,都需要大量肥料,前一時期雖然積肥已經不少,但是沒有仔細計算各項作物需要肥料的數量,因此产生自滿情緒。总支为扭轉这一傾向,发动羣众算肥料需帳。經过排队核算,当前肥料用处很多,如春花作物追肥、洋芋艿肥、秧田肥等,各項作物一扣除,用在早稻基肥上的每畝只有二十担了(除綠肥),而且今年早稻大部是有芒早粳,需肥更多;加上这里是半山地区,土層薄,肥料更为需要。这一算,大家思想警惕起來了,要实現双千斤,这一点肥不是多而是太少。
  管理区在扭轉干羣自滿思想的基礎上,根据当前季節緊,生产內容多,勞力緊張的特点,提出了突擊積肥与經常積肥相結合,正、半勞力相結合的多种積肥方式,为每畝早稻積足肥料三百五十担。
  在四月一日到六日的六天內,每天出动六百多人、分路積、造肥料。第一天,分头到水庫挑牛糞,一百人燒焦泥灰一百二十堆,大割靑草和柴腦制漚肥和堆肥,公有生产队八十多婦女一天每人割柴腦靑草二百二十多担,这一天共積標准肥三万五千四百担。金沙生产队八十五戶社員,戶戶搞煙囱灰,共掃了三百二十多斤,作秧田肥料,同時辦起了一个土硝厂,燒土硝作秧田肥料。現在百分之六十秧田施下了第一次肥料。六天里,共積起了标准肥每畝一百十五担,並已基本運到田头。並以兩百五十个勞力投入經常積肥,專割柴腦、靑草,制堆肥、人造肥,作为早稻基肥。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学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