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厂鍛工小組七天完成廿天工作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512
颗粒名称: 通用厂鍛工小組七天完成廿天工作量
分类号: F4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余姚通用机器人锻工小组在生产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他们的劳动组织、操作程序的改进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努力,以及工人们的革命干劲和斗志昂扬的情景。
关键词: 工业生产 技术改进 劳动组织

内容

省社会主义建設先進單位,余姚通用机器人鍛工小組,不愧英雄本色,鼓足冲天干勁,做到苦干巧干,以七天时間完成了二十天的工作量。三月初,通過該小組出席省社会主义建設積極分子大会代表徐鴻淸同志的囘厂傳达,進一步鼓舞了全体職工的生产積極性,为更好的学先進,比先進,趕先進,实現在今年生产上“一天〓兩天,一人頂兩人”,他們与杭州制氧机厂鍛工二組建立了掛鈎競賽;通過小組反覆醞釀研究,就提出了七天完成二十天工作量的指标。
  这一指标就从三月廿一日开始轉入緊張的戰斗。在完成二十天的工作量中,首先根据任務,重新調整和安排了勞动組織。該小組原來的勞动組織是不够合理的,不管生产忙閒、輕重,一般是每只爐灶四个工人,而且技朮力量又不均勻。針对这一問題作了重新調整合理搭配老師傅使用学徒工。如原來毛大久師傅負責的一只爐灶,三个工人技朮都較高和熟煉。調整后,增加了一个学徒,分作兩只爐灶進行生产十使工效提高一倍。勞动組織調整后,对重大難做的生活,仍是互相配合協作來搞。如生产水閘啟閉机的一蝸干”重活,靠兩个工人一只爐灶生产,兩天也难完成,而且連續做,对工人身体影響很大。結果在大家的帮助下,只化了六个小时就完成了。在操作程序上,还根据各人特長和生活性質,推行了流水作业法一縮短了工時;同时在完成任務中,針对生产关鍵,大搞技朮革新,七天中共創造和改進工具达七件,平均提高工效兩倍另,如其中一件三角犂模子,提高工效十倍。这对提前完成任務起了極大作用。同時为了使道道工序並進,还組織了突擊队,帮助解决薄弱環節,使生产平衡发展。全組工人发揮了冲天的革命干勁,个个斗志昂揚,工人楊鳳标因身体不好,領導上照顧他做日班。可是他还每天延長二、三小时工時堅持生产。工人張國賢为了完成深耕犂任務,連吃飯都忘記。終于經过全体工人的苦干实干巧干,在三月廿七日勝利地完成了二十天的工作量。
  該小組不滿足已有成績,决心再接再厲,摘下更大躍進果子,提出了:“一年完成四年工作量一創造改進工具一百件,力爭秋后上北京”的口号,目前他們已投入了新的戰斗。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益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