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慈城突擊筑造灌溉渠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487
颗粒名称:
慈城突擊筑造灌溉渠道
分类号:
S275
摘要:
本文描述了慈城公社在春耕季节前突击完成灌溉渠道,实现机械灌溉和自然灌溉,以确保早稻丰收双千斤的目标。公社党委组织群众展开竞赛提高工效,动员全民协作完成水利工程,同时进行技术革新以适应扩大的灌溉面积。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灌溉
机械灌溉
内容
灌漑水網化,力爭趕姚西。慈城公社以苦干、巧干的精神,保證在四月十日前突擊完成灌溉渠道三万五千上方的任務,使全社十二万畝土地,全部达到机械灌溉和自然灌漑,实現早稻畝产双千斤。
慈城公社接受了去年連旱一百另三天的經驗敎訓,决心今年大搞水利,使全部农田达到漑漑水網化。今年要全部水網化,須新挖灌漑六万畝的渠道和修整原有的渠道,共有上方三万五千,在当前緊張的備耕春耕生产中,完成这个任務是艱巨,但又必須在全面春耕开始前突擊完成,延遲季節便会影響春耕生产的進行。公社党委根据这个情况,進行了排任務、排勞力、排季節,发动羣众放鳴辯論。辯論中大家認为離春耕很近了,目前正是春播旺季,水利任務又很重,要春耕前完成全部渠道,必須抓住开展競賽提高工效、搶時間、組織協作搞突擊。
大搞競賽提高工效使工程飛快進行。皇橋管理区以八个“衞星組”为核心开展了高工效競賽競賽开展后,这八个組的平均工效,超过了規定的二土方,达到三方多,同時帶动了全管理区高工效的競賽熱潮,工效由一点五土方增加到二点三土方。在競賽中还开展了工具革新和改進操作方法。西郊管理区把打夯由人力改为用水牛脚踏,工效提高十二倍。全区的整个渠道任務从十二天縮短到八天完成。同時在操作中用木板做模型,減少了表土平整工作,提高了工效又提高了質量。
春播忙,修水利也忙,怎么办?他們在白天播种、積肥,晚上搶修渠道。十个有水利任務的管理区有四千八百多人每天晚上突擊趕修渠道。皇橋管理区每晚有一千多勞力投入搞渠道,經过五个晚上的苦戰,提前完成了一千七百公尺的渠道任務。
勞力不够全民協作搞突擊。白米灣、皇橋、張陸三个管理区渠道伍務最多一因此勞力感到緊張。商店職工、居民等各界人民就大搞協作支援,每天有五百多人到各管理区帮助修渠道,最多的时候有一千二百多人,这也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
机械灌溉是水網化的主要部分,今年共有四十九台抽水机五百匹馬力。但是今年的机械灌漑的面積要从去年的六万畝擴大到十万畝,而动力設備只添了八台新机,每匹馬力管到二百五十畝,因此必須進行技朮革新,发揮設備利用率,做到停人不停机。目前四十个电工正在日夜架設一万六千公尺申力綫路,趕造新抽水机用。擴大灌漑面積后一技朮力量必須相适應。全公社新培養了二百名放水員和四十五名抽水机手。昨天,公社在鞍山抽水机站召开了現場会議,全社抽水机站的工作人員在会上学習和交流了先進的操作方法。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学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慈城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