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公社中貫彻執行按勞分配的原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122
颗粒名称: “在人民公社中貫彻執行按勞分配的原則”
分类号: F046.1
摘要: 社论在人民公社中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提出许多省分给社员工資制部分实行“死级活评”的办法,可以较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社论指出,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作为分配社会消费产品的尺度,与不劳而获相比是最大的平等。
关键词: 按劳分配 人民公社 余姚县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六日消息)“紅旗”第六期在一篇題为“在人民公社中貫徹執行按勞分配的原則”的社論中說,各地在整頓和鞏固人民公社的工作中,許多省提出,在分給社員的工資制部分实行“死級活評”的辦法。这个办法接受了过去高級农业生产合作社关于評工記分的經驗,可以較好地体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
  社論說:在人民公社中貫徹執行按勞分配的原則可以造成“勞动光榮”的社会風气,便利于統計和監督生产,合理地進行勞动分配〓建立生产責任制和經濟核算制。这是有利于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产品的增加,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設和为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備条件。
  社論說,按勞分配,就是拿勞动作为分配社会消費产品的尺度,这同不勞而獲來作比較,就是最大的平等。当然,实行这種分配原則,还会有收入多少的差別。但是这種差別,不同于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的差別,也不同于农业合作化之前由于农民內部階級分化而产生的貧富差別,这是适應在勞动的數量質量不同和生产基礎不同,产生了对于队与队之間和队員个人之間收入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差別。这種差別,一部分在共产主义社会也還会永遠存在(因爲人的需要是不可能整齊划的),另一部分在共产主义社会將歸于消失,但是在今天都必須承認和應該承認。承認差別,正是为了准備条件,逐步消滅那些將來可以消滅,應該消滅的差別。这些差別的消滅,只有通过生产队的經濟发展水平趨于平衡,人民公社的經濟的强大的高漲,全國工业化、公社工业化和農业机械化、电气化的实現,才能够做到。如果簡單化地提出用拉平分配的方法來消滅这种差別,就要犯平均主义的錯誤,对社會生产和人民公社運动就只能起消極的破坏作用。
  社論說:人民公社在勤儉办社的原則下,正確地進行分配,是一个極其複雜的問題,它涉及个人、集體和國家三方面的关系,歸根到底,这是我們党同五億农民的關系問題。在生产增長的基礎上,積累和消費都要增加,这些分配的基本原則。但是積累的增加不能过多过急,積累和消費,必須保持一个却当的比例。在消費部分的分配中,必須消費部分和个人消費部分也要有正確的比例,而且个人消費部分應当占主要地位。集体消費部分的增長同樣也不可过多过急。在个人消費部分中,是執行工資制和供給制相結合的制度,这个制度帶有按需分配的共產主义的萌芽,我們應該積極地愛護和支持这種萌芽的成長。但是,供給部分和工資部分也要有正確的比例。如六中全会决議所說,在相当長的时間內,工資部分將是主要的,並且要有較快的增長;工資等級應當保持适当的差距,但是不要过分懸殊。
  社論說:有的人懷疑,在分配方面实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同“政治掛帥”是否有矛盾。这当然是一种誤解。什么叫政治呢?在我國社会主义社会里,这首先承認並且堅持社会主义原則,既反对右傾保守主义,又反对左傾冐險主义,並且正確地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內部的矛盾。正確地实現“按勞分配”的原則,是堅持社会主叉原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正確地处理社会主义內部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实行这种分配制度,幷不能代替政治思想工作。因此在关心羣众物質利益的同时,还必須注意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对人民羣众進行社会主义和共產主义教育,以便不斷地提高人民羣众的覺悟水平,不斷地提高人民羣众的勞动主动精神和創造精神。政治同經濟應當統一起來,对羣众進行政治思想敎育的原則同关心羣众物質利益的原則應當統一起來。只有这樣,才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人民覺悟的提高,有利于人民公社的鞏固,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設和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