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后孫管理區第五生產隊基本消滅肩挑實現運輸車、索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6059
颗粒名称:
后孫管理區第五生產隊基本消滅肩挑實現運輸車、索化
分类号:
S2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县四明山人民公社后孫管理区第五生产队通过改革工具,消滅了肩挑,实现了索化、机械化运输。他们通过政治挂帅,贯彻“小土羣”的方针,利用自筹的物資和技朮,成功地建成了高工效的運輸網。这个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勞力不足的困难,提高了生產效率,並且激发了羣众的信心和热情。
关键词:
余姚县
改革工具
生产效率
内容
(本报訊)四明山人民公社后孫管理区第五生产队,通过改革工具,基本消滅肩挑,实現運输車、索化。
第五生产队是山区,去年由于勞力緊張,工具落后,可收沒收的茶、筍、柴等物資價值达一万余元,在水稻生产方面也受較大損失。在今年更大、更好、更全面躍進的形勢下,勞力不足的狀况顯得更加突出,据初步計算,共缺勞力七万余工。
勞力不足怎么办?第五生产队積極主动地提出了一条解决的出路,这就是:消滅肩挑、实現運输用高工效的車子、索道、滑道。
緊緊抓住政治掛帥、貫徹“小土羣”办机械的方針,是第五生产队实現運輸車、索化的根本保證。他們在实現運輸車、索化的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認为:“要化除非是平地用汽車,高山坦克車。”后孫管理区总支一方面進行了改革工具的意义目的敎育,一方面貫徹了“小土羣”的方針,提出了“物資缺乏自己找、技術不懂虛心学”的口号。由于緊緊抓住政治掛帥、羣众对实現運输車、索化的决心很强、願意把自己的物力、勞力獻給辦運输需要的地方。僅僅兩天時間,就獻集了大批物資。空中運輸道由于鉛絲缺少,就以篾索代替。所有手車道、篾、竹索道都是利用晚上、雨天、雪天、春節休息天筑成。技朮問題,以羣众自己創造,自己做土木铁匠造車子。
經过兩个月多的努力,已經取得了成績,在以大龍山,梁嵐公社为中心,从高山对平地形成了一系列的高工效運輸網,大部分山貨可以通过手拉車運输到下坡头500公尺的竹滑道直至運输站再由500公尺铅絲空中運输道運往山下,然后再通过手拉車運往村社。同时,在運输站的周圍長达三百公尺的兩条篾索道,可把所有由于山峽,不能攀登的高山山貨直運運输站轉運平地。由于竹滑道能日運十万斤物資鉛絲空中運输道能日運六万斤物資,篾索空中運输道能日運六万斤物資,及車子化基本实現,比肩挑提高了工效十几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勞力不足的困难。
第五生產队已初步实現了消滅肩挑以后,羣众信心更加高昂,要在今年一年內普遍是路網,全部消滅肩挑。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羅金萼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余姚县四明山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