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城日产土化肥56万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859
颗粒名称: 慈城日产土化肥56万斤
分类号: F427.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慈城公社在大检查推动下,掀起大搞土化肥的热潮,办厂数量增加,产量大幅提升。通过组织社员参观解决思想问题,形成了竞赛热潮。同时注意勤俭办厂,利用原有土灶等制肥料,并做到“百花齐放”。公社决心在春耕前亩积足肥料三百担。
关键词: 余姚县 慈城公社 土化肥厂

内容

(本报訊)“借东風猛燃積肥之火,为肥戰英雄各顯本領。”慈城公社在大檢查的推动下,掀起了一个大搞土化肥的熱潮。經过奋戰三天,办厂八十四个,日产量从原來的兩万多斤增加到五十六万斤。
  原來,不少社員对十化肥有一种不正確的認識,認为人工費、肥效低、得不償失。”因此,進展不快,从去年十二月初至二月底,僅办厂二十一个,这次,为了迎接大檢查,保證实現春花超規划,公社党委在皇橋管理区第九生产队找到了兩塊同时种、同樣移植,同一土質的油菜田,一塊是只壅过三百斤土化肥,另一塊施过三次其他肥料的。而目前生長还是壅土化肥的好。于是立即組織当地社昌參觀,解决了認爲土化肥肥效低的思想。思想一解放,干勁就鼓起來了,在皇橋管理区首先形成了一个大办土化肥厂的競賽熱潮,第九队在队長鄭梅青的帶头下,連夜动手,一夜就办了三个厂,全管理区一下子就发展到三十个厂。接着,公社党委就抓住这个苗头,召开現場会議,使大办土化肥厂的高潮迅速在全社范圍形成。張陸管理区提出了戶戶搞土化肥;洋墅管理区每天出动五只船、七十多人掘灰夾泥;妙山管理區也出动九十多人帶着被包到十里路外的地方掘灰夾泥。
  在大办土化肥厂的过程中,他們还注意勤儉办厂,利用社員原有土灶、鍋子制肥料。同时,还做到“百花齊放”,西郊管理区目前已擴展到十二种土化肥。
  这个大搞上化肥的熱潮正在逐日擴大,他們决心在春耕前畝畝積足肥料三百担。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学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