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橋生產隊積肥熱火朝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754
颗粒名称: 官橋生產隊積肥熱火朝天
分类号: S147
摘要: (本報訊)丈亭公社明山管理区官橋生产隊,積肥造肥轟轟烈烈。一月三十日,全隊四十三个社員僅在一天时間內,就積起了各种土雜肥和畜肥一万一千九百担,平均每人达到二百七十七担。在这基礎上,采取報和查相結合的办法,通過发动羣眾獻計獻策;共找到肥源七类十八种。年已六十多歲的張榮寶娘把一塊向列为禁地的圓头泥也報了出來;社員張榮華四出探查,在一个晚上就找到肥源五处。他們采取了合理安排、綜合利用的办法。肥料掛了帥,其他生产也帶动起來了。耕田組的四个社員看到别的社員積肥勁頭很大,他們也不等天亮就出畈耕田,还做到吃飯在田头,大家的口号是:“三天任務兩天做,耕完冬田搞肥料”。
关键词: 积肥造肥 肥源 合理安排

内容

(本報訊)丈亭公社明山管理区官橋生产隊,積肥造肥轟轟烈烈。一月三十日,全隊四十三个社員僅在一天时間內,就積起了各种土雜肥和畜肥一万一千九百担,平均每人达到二百七十七担。
  官橋生产隊在積肥造肥運动中,曾經組織社員开展了大鳴大放大辯論。社員陳岳年擺出全隊七百另八畝土地中,有三百三十二光板田的情况,說明大搞肥料的重要性;社員陳英棋算了一筆从現在起到春耕只有六十天的季節帳批判了“積肥可以慢慢來”的思想。在这基礎上,采取報和查相結合的办法,通過发动羣眾獻計獻策;共找到肥源七类十八种。年已六十多歲的張榮寶娘把一塊向列为禁地的圓头泥也報了出來;社員張榮華四出探查,在一个晚上就找到肥源五处。
  搞了積肥还要搞其他生产,勞力不足怎么办?他們采取了合理安排、綜合利用的办法。隊內建立了積肥突擊隊,把原來二个作业組分成四个突擊小組,組內再按地段包干積肥,做到勞力不擁擠,不跑空头路。在这同时,通过具体安排,还做到挖五泥(卽糞缸底泥、灰舍底泥、草蓬底泥、柴間底泥、畜欄泥)積雜肥和搞清潔衞生相結合,掘河泥和捕魚相結合,挖泥炭和做路相結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勞动利用率。在大搞肥料中,隊內組織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突擊積肥競賽,河东作业組以平均每人每天積肥一百三十担为条件,向河西作业組发起挑戰,河西作业組除了奋起應戰外,陳幼蘭、馮月蘭、任冬妹等六个妇女还向河东陳彩花、陸小蘭等六人妇女,开展了人与人的競賽。競賽一开展,社員勁頭更加高漲,河西作业組丁桂鳳等几个妇女天未亮就出門積肥,到七点鐘吃早飯时,每人已積了雜肥六十余担;河东作业組妇女也不示弱,起早落夜干,一天內平均每人積肥三百〓七十五担。
  肥料掛了帥,其他生产也帶动起來了。耕田組的四个社員看到别的社員積肥勁頭很大,他們也不等天亮就出畈耕田,还做到吃飯在田头,大家的口号是:“三天任務兩天做,耕完冬田搞肥料”。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邵健羣
责任者
張榮寶
相关人物
張榮華
相关人物
陳幼蘭
相关人物
馮月蘭
相关人物
任冬妹
相关人物
陸小蘭
相关人物
丁桂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