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建立插秧機制造聯合工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397
颗粒名称: 我县建立插秧機制造聯合工場
分类号: S223.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我县为今年水稻插秧基本实現半机械化,保證按时、按質、按量完成七千台插秧机的生产任務,最近集中了各公社的木工、黑白鉄工人八百余人,建立起县插秧机制造联合工場。現在制造的插秧机,是經过县农具实驗厂工人改制的,原來陸友康等創造的姚(五八)二型“直插式”插秧机。每台成本从原來的一百三十五元降低到九十五元。生产中,由县农具实驗厂工人作全面輔導,已受过制作訓練的三百十七人为師傅,分插到各个車間。做到以老手帶新手,一帶三、三帶十的方法傳授操作技術,要求在短期內普遍掌握生产技朮,爭取日产达8090台插秧机,以趕上季節需要,基本实現今年水稻插秧牛机械化。
关键词: 插秧机 水稻 余姚县

内容

(本报訊)我县为今年水稻插秧基本实現半机械化,保證按时、按質、按量完成七千台插秧机的生产任務,最近集中了各公社的木工、黑白鉄工人八百余人,建立起县插秧机制造联合工場。
  現在制造的插秧机,是經过县农具实驗厂工人改制的,原來陸友康等創造的姚(五八)二型“直插式”插秧机。改制后的插秧机要比原來質量更好、效率更高、原料更省、成本更低。一台插秧机兩人操作,一天能插716畝。每台成本从原來的一百三十五元降低到九十五元。
  生产中,由县农具实驗厂工人作全面輔導,已受过制作訓練的三百十七人为師傅,分插到各个車間。做到以老手帶新手,一帶三、三帶十的方法傳授操作技術,要求在短期內普遍掌握生产技朮,爭取日产达8090台插秧机,以趕上季節需要,基本实現今年水稻插秧牛机械化。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莊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