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輝煌的阿爾巴尼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5224
颗粒名称: 成就輝煌的阿爾巴尼亞
分类号: F112.7
摘要: 阿爾巴尼亞在东南歐,巴爾干半島上,人口約一百五十万。解放前,这个國家被稱为“歐洲最落后最貧窮的國家”。但在解放后,阿爾巴尼亞人民用自己的手迅速改變了國家的落后面貌,使它一躍成为一个工业、农业相当发达的國家。按人口平均、計算,石油鉻礦、銅、煤和棉織品的生产水平都已超过了意大利。在去年,阿爾巴尼亞國民經濟有更迅速地发展。在文化教育方面,1938年只有六百多所小学,現在全國已經有二千七百二十八所学校,平均每5个居民中就有一人在学校里学习。隨着生产的增長,城乡勞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僅在最近几年里,党和政府会經降低了七次物价。
关键词: 阿尔巴尼亚 国民经济 发展

内容

阿爾巴尼亞在东南歐,巴爾干半島上,人口約一百五十万。解放前,这个國家被稱为“歐洲最落后最貧窮的國家”。但在解放后,阿爾巴尼亞人民用自己的手迅速改變了國家的落后面貌,使它一躍成为一个工业、农业相当发达的國家。按人口平均、計算,石油鉻礦、銅、煤和棉織品的生产水平都已超过了意大利。
  在去年,阿爾巴尼亞國民經濟有更迅速地发展。全國工業总产値,比前年增長了24.2%,比戰前1938年增加了十六倍。現在只要六天,就可以生产出1938年全年的棉紡織品;二十四天多,就可以生产出那时全年的发电量。
  在农业方面,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耕地面積从1938年的二十二多公頃,增加到目前的四十万公頃。水澆地从那时的一万八千多公頃,增加到七万五千公頃。农业合作社的耕地已經佔了全國耕地面積的75.7%,現在平原地区的合作化已經將近完成。
  在文化教育方面,1938年只有六百多所小学,現在全國已經有二千七百二十八所学校,平均每5个居民中就有一人在学校里学习。隨着生产的增長,城乡勞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僅在最近几年里,党和政府会經降低了七次物价。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