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棉堆成山災年庆丰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4928
颗粒名称: 粮棉堆成山災年庆丰收
分类号: F307.11
摘要: 1958年农业生产的大躍進,使我县粮食問題基本上解决了,大部分地区,可以有条件实行吃飯不要錢,粮食供給制,讓大家放开肚皮吃飯了。1958年从5月26日到9月2日,大旱整整一百另二天,全县水網地帶的2000多条河,有90%翻了天,水庫、山塘全部翻天,盡管災害是这樣嚴重,但困难並沒得吓倒我們。相反的,全县人民在党的正確領導下,日夜奋戰,英勇勞动,与自然災害作頑强不屈的斗爭,結果終于取得了勝利,獲得了史无前例的丰收。1958年农业大躍進,這是由于党加强了領導,貫徹執行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結果,是广大羣干勁冲天,艱苦奋戰忘我勞动的結果,也是執行了毛主席总結了农民羣眾的經驗而提出的农业“八字憲法”的結果。
关键词: 余姚县 农业生产 粮食生产

内容

一九五八年我县农业生产獲得了空前未有的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六百七十万担左右,畝产平均达八五〇斤左右,比一九五七年增产50℅左右,而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1957年比1952年只增長9.23%,1958年棉花的总产量达九万多担〓單位产量102斤,总产量比一九五七年增产30.94%,全县已提前並超額完成了全國农业发展綱要規定的粮棉指標,油料作物增長更快,总产量达二万五千多担左右,比一九五七年增产70%以上,不僅如此,全县还出現了大批高額丰产田,据初步統計,水稻全年畝产二千斤以上的有三四九畝,畝产一千五百斤以上的有一万五千六百二十畝,最高的如原橋头鄕勤丰社單季晚稻畝产达二二四六斤,原朗下鄕名陞社一畝另六厘棉花,畝产籽棉一二八七斤,原蘭塘乡紅旗社一畝一分七厘油菜,畝产达三一〇斤。
  1958年农业生产的大躍進,使我县粮食問題基本上解决了,大部分地区,可以有条件实行吃飯不要錢,粮食供給制,讓大家放开肚皮吃飯了。
  1958年农业生产大躍進是在自然災害十分嚴重的情况下取得的。1958年从5月26日到9月2日,大旱整整一百另二天,(有的地区是九十三天)全县水網地帶的2000多条河,有90%翻了天,水庫、山塘全部翻天,盡管災害是这樣嚴重,但困难並沒得吓倒我們。相反的,全县人民在党的正確領導下,日夜奋戰,英勇勞动,与自然災害作頑强不屈的斗爭,結果終于取得了勝利,獲得了史无前例的丰收。
  1958年农业大躍進,這是由于党加强了領導,貫徹執行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綫的結果,是广大羣衆干勁冲天,艱苦奋戰忘我勞动的結果,也是執行了毛主席总結了农民羣眾的經驗而提出的农业“八字憲法”的結果。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蘭塘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