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東區全民總動員保證早稻插秧不過立夏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4306
颗粒名称: 姚東區全民總動員保證早稻插秧不過立夏關
分类号: S511.3+1
摘要: 連日來,縣委和余姚報對姚東地區插秧緩慢情况提出了批評,,正如敲響了警鐘一般。二十九日一早,區委召開了緊急電話會議,並于當日召開了各鄕總支書記會議,根据縣委指示和本區存在問題,認真地分析了進度緩慢的原因,到會的總支書記一致認爲,上級黨委對我們的批評是正確的,我們所以行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干部、羣思想發動不透,對早插不過立夏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在碰到具體問題后就畏難消極,不敢大胆工作,對改變姚東的歷史性的習慣缺乏勇气。更嚴重的還有些干部有意旡意地支持了落后羣眾的意見。此外,各鄕、社在勞力安排上不當和沒有貫澈邊耕、邊發水、邊插秧的精神,也是影響當前插秧進展緩慢,工夫浪費的原因。
关键词: 余姚县 早稻 插秧

内容

連日來,縣委和余姚報對姚東地區插秧緩慢情况提出了批評,(二十八日止,全區還只插秧1937畝,佔2.3%),正如敲響了警鐘一般。二十九日一早,區委召開了緊急電話會議,並于當日召開了各鄕總支書記會議,根据縣委指示和本區存在問題,認真地分析了進度緩慢的原因,到會的總支書記一致認爲,上級黨委對我們的批評是正確的,我們所以行動不快的主要原因是干部、羣衆思想發動不透,對早插不過立夏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在碰到具體問題后就畏難消極,不敢大胆工作,對改變姚東的歷史性的習慣缺乏勇气。更嚴重的還有些干部有意旡意地支持了落后羣眾的意見。如鞍山鄕總支委員杜阿金、共產黨員羅日增(鄉干部)二人,竟幫助鞍山四社制訂了促退的「獎勵計划」,他們錯誤地規定:立夏後一天完成插秧的隊給予50元獎勵金,赭山鄉總支委員孫小毛掌握的三勤社,也錯誤地規定了:七日(立夏后一天)完成插秧的每畝獎工分四分,八日完成獎三分,九日完成獎二分。此外,各鄕、社在勞力安排上不當和沒有貫澈邊耕、邊發水、邊插秧的精神,也是影響當前插秧進展緩慢,工夫浪費的原因。
  問題的病根找到后,大家都研究辦法,經過認眞討論,决定在全區范圍內立即來一个緊急大動員,做到全黨動員,全民發動,全力以赴。全區的行動口號是:「緊急動員、全面發動,人人出勤,个个插秧,「苦戰七晝夜,保證不過立夏關」。
  在這个會議結束后,全區就投入在緊張的行動中。各鄕總支都分工連夜到社檢查貫澈,幇助各社、隊安排好第二天的插秧人數和應插面積(全區要求插万畝以上,有16000人以上投入插秧);鞍山鄉總支還在當天下午召開了脫產干部會議,貫澈了縣、區委指標。當場,大家通過辯論,嚴格批判了杜阿金、羅日增的促退思想,分析了鞍山鄉(一類型鄕)插秧不到1%(260畝),落后于獅東(三類鄕)、妙山(二類鄉)的原因,大家就緊張起來了。到會同志共同提出:三天內壓到妙山、超過獅東;鞍山决不落后于各鄕。說干就干,所有干部都連夜發動羣衆,進行全面動員。第二天(30日)一點鐘,戰斗就開始了,有綫广播擂響了戰鼓,哇哇地叫了起來;姚東區各鄕成千上万的社員都起身拔秧去了。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謝龍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