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米湾里先進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4158
颗粒名称: 自米湾里先進多
其他题名: ——隨省檢查团見聞
分类号: S634.3
摘要: 本文讲述了白米湾社的油菜种植、养猪等农业生产内容。社员们通过养猪、制作猪食料等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益。省委检查团对他们的生产方式给予了肯定,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 余姚县 油菜种植 检查团

内容

讓本地油菜进博物館
  省委檢查團同志走近獅東鄉白米灣社第四隊的勝利油菜田,都驚訝起來「那有這樣高的!」頓時都不約而同地跳進勝利油菜田,舉起手與它比高低,「看吧!舉起手還是它高哩!」
  立在蹊蹺石板上的四隊隊長向大家介紹:「這塊勝利油菜所以長的好,是與冰凍斗爭出來的,去年冬天被大雪壓倒了,羣衆說:『種的太大了,一壓就斷,沒有收的。』后來我們就用手把雪撈掉,再蓋上草保暖的。」
  「你們指標多少?」
  「社里要求每畝一百斤,隊里指標是二百斤,你們估估有多少?」
  「相差太遠了,三百斤篤定」;「三百五十斤有把握的。」檢查團同志你一句我一句爭个不休。
  旁邊站着的六隊隊長沉不住了,懊悔地說:「這次看淸楚了,今后都種『勝利』種,讓本地油菜進博物館去。」奇怪,他爲什么這樣激動?原來他們隊里當初不相信勝利油菜,如今種了本地油菜失敗了。
  東湖經驗开了花
  檢查團同志排着長蛇陣在二隊一塊滿天星紅花草子田旁出神。李同志站不住了,一脚跨下田塍,狠狠地扭了一把,順手从袋里抽出米達尺量起來,「嗨,足足三尺。」有的還不信,扭來用腿量。農技站周站長喊了起來:「我稱過了,每根一兩重,每畝七千六百斤。」
  二隊隊長向檢查團同志介紹說:闊畦狹坑,土地利用率達到95%,做到溝溝相通,雨過田干;寒露前八天下種,種籽每畝增加四斤,這叫早播密植。這都是紹興東湖農場的經驗,現在開花了。」大家對這塊田都很留戀,可是時間很緊,只得離開了。
  一舉三得
  養猪已成爲白米灣社不可少的一行生產内容了。他們都有這樣一个體會:養猪一舉三得。二隊社員體會更深,他們說:「養猪好處說不完,猪泥壅草子,草子增產;草子割出喂豬;猪泥再壅稻,稻谷又增產。」
  他們單單公猪養了8只,計划一年保證要產200——240只小猪。
  這里的社員會學、會試。他們在草子可割出的田旁的河岸或路岸,掘几个大洞,装上鑊子,整天割來燒,燒好晒。這就是新昌縣學來的經驗,把草子制作猪食料,這種就地取材的辦法,檢查團同志看了發生很大興趣。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羅金萼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