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們姚东人民对待先進事物的態度是熱情的 在這次技术革新大競賽中决不肯落於人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960
颗粒名称:
我們姚东人民对待先進事物的態度是熱情的 在這次技术革新大競賽中决不肯落於人后!
分类号:
F27
摘要:
我們姚东人民对待先進事物的態度是熱情的 在這次技术革新大競賽中决不肯落於人后!我們自己理會到:我們姚東區在過去,各項工作是比較落后的,耕作粗糙,質量很低。在當前大躍進的新形勢下,我們决不甘心永遠落后!我們一定要迎頭理上!我們應戰的條件是:
关键词:
姚东区
先进事物
态度
内容
我們姚東區參加積肥先進工具和早耕密植技朮革新示范大會的142个代表,在學習了縣委向紹興、縉云應戰、給省、地委的電報和勝歸鄉永丰社向全縣要業社的挑戰書后,對我們的啓發和鼓舞很大,經過認眞討論,我們全體代表都有信心有决心向永丰社應戰。
我們自己理會到:我們姚東區在過去,各項工作是比較落后的,耕作粗糙,質量很低。但是,我們也認識到,落后並不是與姚東結了緣解不開的。在當前大躍進的新形勢下,我們决不甘心永遠落后!我們一定要迎頭理上!我們相信:姚東的人民是有力量的,不信,只要看一看在近个把月來積肥運動中的創造和革新就會明白的。譬如,本區各鄉在最近已先后創造了雙軌運土、牛拖運肥車、手搖无軌小拖船等十余種70余件先進積肥工具,這就足以說明姚東人民對先進事物的態度是熱情的。因此,我們在這次早耕密植技朮革新的大競賽中也决不落后。我們應戰的條件是:
一、想盡一切辦法,改變耕作粗放、節季拖塌的習慣,做到适時翻耕、早插密植。我們五个鄉七十三个合作社,都打算在會后立即安排小段計划,把目前的綠肥進行普遍排隊,在谷雨前耕白田;草子生長差的田,谷雨開始耕;草子好的、一般的田,爭取提前完成春耕。打破「谷雨動犂頭」的老習慣。早插密植的规格,經過商量確定,全區六万余畝連作稻,早粳保證6×3、5×4,重點推行5×3,其他秈稻普遍推行5×5、6×4、6×5。全區四万畝左右間作密植,保證做到6×6、6×7、5×8。二万余畝單季稻普遍推行5×5、6×4,全區並多點試種1500畝〓作稻。爲了爭取早插,全區確定四月一日到十八日進行早插示范,廿日左右鄉示范,廿五日以后普溫插秧。
二、爲了保證解决勞動力和提早季節的矛盾,除了做到社社隊隊安排小段計划以外,主要是大力推广先進工具,進行技朮革新。全區初步計划(部分社沒有在内),推行封閉式水車313部、插秧船217只,全區113部(只是目前新推广的)雙鏵犂保證部部發揮作用,做好「六定三保」。另外,爲了大量稹足土肥,推行單輪手拉車235部、牛拉送肥船375只、雙輪牛拉車20部……。同時,全區在十三日前辦起20所農業中學,普遍學習科學技朮。
三、加强政治工作,運用各種宣傳工具,大搞技朮革新的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並大力推广報紙,要求在四月底前翻一翻,做到隊隊有黨報。
姚東區鞍山鄉、赭山鄉、妙山鄉、獅東鄉、袭墅鄉、73个農業社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姚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