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畝都用營養鉢 棉花保證一百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945
颗粒名称: 畝畝都用營養鉢 棉花保證一百七
其他题名: 加强政治工作 做到队队有报
分类号: S562
摘要: 朗下鄉名陞等六个農業社聯名應戰說:我們一面要學習永丰、趕十永丰,一面要以大力革新棉花栽培技朮,采用100%的營養缽育苗,向產棉鄉的各兄弟社挑戰。還要訓練出二百名熟練營養缽技朮的骨干,達到會拌土、會排、會覆蓋。做到以上措施,我們的勞力是非常緊强的,共要增加二万二千四百工左右,那么怎樣解决呢?①全面總動員,男女老少都出動。②早出晚歸,帶飯到田頭,一時一分鐘不浪費,突擊開夜工半个月。③合理安排勞力,根据整半勞力特長,合理搭配。此外,還要加强政治工作,大力訂報,達到隊隊有報,廿日前每隊成立好讀報組,以經常學習報上技朮。
关键词: 朗下乡 栽培技术 棉花

内容

朗下
  朗下鄉名陞等六个農業社聯名應戰說:我們一面要學習永丰、趕十永丰,一面要以大力革新棉花栽培技朮,采用100%的營養缽育苗,向產棉鄉的各兄弟社挑戰。
  我們的條件是:
  一、适時密植:狹畦保證每畝4500——5000株,闊畦保證5500——6000株;時間:根据春花生長情况,做到分批、分期做缽播種,第一批清明開始,廿日結束。並做到邊做缽、邊播種,到立夏結柬移植,把草子生長的好坏進行一次排隊,廿日開始掏地,做到深掏、平掏、匀掏、細掏、伏掏。草子晒癟清葬;第二批大小麥、大荳、草子種、油菜等田廿日開始做缽播種,廿五日結束,並做到邊搶收春花、邊整地、邊移植。
  二、質量:做營養缽達到技朮標准,營養足、肥料勻、潮燥适當,保證不殭、不碎,鉢的高低平正,每个缽二寸——三寸半高,每个兩粒棉籽,以保證个个鉢有苗。爲了保證質量,做好二包(任務包到隊、責任包到人、六定(定人、定量、定時間、定質量、定地、定工分);並且做到邊檢查、邊交流經驗、邊傳播經驗,邊輔導經驗,事先定額、事后鑑定,出苗檢查,移苗撥工分。還要訓練出二百名熟練營養缽技朮的骨干,達到會拌土、會排鉢、會覆蓋。
  三、苗床管理、保證壯苗:做到一專(專人負責管理)、二查(社檢查、隊檢查)社、隊成立檢查組,建立檢查制度,社檢查隊,三天一次,隊檢查塊,每天一次。四防(防凍、防雨、防燥、防病虫害),要求達到保證不受凍,雨天不積水,一晴就干,但要保持一定的水份,苗床用六六六打底,蓋一層草木灰或炭,出苗后噴一次波爾多液。爲了保證好苗床,选擇專人管理,專管人要有五心(决心、關心、信心、虛心、耐心)。
  做到以上措施,我們的勞力是非常緊强的,共要增加二万二千四百工左右,那么怎樣解决呢?①全面總動員,男女老少都出動。②早出晚歸,帶飯到田頭,一時一分鐘不浪費,突擊開夜工半个月。③合理安排勞力,根据整半勞力特長,合理搭配。④種稻用新式工具,把多出的勞力調劑種棉花,並打算創造獨輪送缽車,達到上田船只化,上地車子化,另外還要台辦二所農業中學,應入學的都入學,培養大批技朮人才,並建立三者結合技朮革新小組。此外,還要加强政治工作,大力訂報,達到隊隊有報,廿日前每隊成立好讀報組,以經常學習報上技朮。
  朗下鄉名陞社、聯盟社、光明社、明星社、羣毅社、民建社、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朗下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