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試驗田一又紅又專的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715
颗粒名称: 種試驗田一又紅又專的道路
分类号: S3-33
摘要: 人民日報15日發表社論,题目是:「種試驗田——又紅又專的道路」。這是領導作風上的革命,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紅安縣領導干部自己動手種試驗田,這是關系到在新形势下我们广大干部的努力方向的問题。社論最后號召所有工礦企業的領導干部,以及交通、财贸、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领導干部,都能走出辦公室,深入下層,都来〓效種試驗田的辦法,同勞動羣眾和技朮專家密切結合,認真學習必要的業務知識和技术知識,成為自己行業的无產階級專家,从而為我们黨和國冢迅速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又紅又專的干部隊伍。
关键词: 干部 农民 种庄稼

内容

人民日報15日發表社論,题目是:「種試驗田——又紅又專的道路」。
  社論開頭說:湖北省紅安縣高橋區的指導組畏王樹昌和農場鄉支部畫記鄧開志,有一次穿着鞋襪在田岸上「检查生產」,一位社員對着他们大罵:「摇摇擺擺,像个相公(意即少爺),不要把我们的田埂子踩坍了!」現在,王樹昌同志已經被農民们親熱地稱呼為「技朮員」而不是「檢查官」了,因為他和紅安縣的其他許多干部一樣,親自動手同技朮人員和老農一道,種「試驗田」,具體地領導生產了。
  社論指出:說「摇搖擺擺」,對于我们許多同志来說是不舒服的,難堪的,但却是事實。我们有些干部,只願在机關里辦公,不顧到下層去,高高在上,脫離羣眾。有些人即使到了下層,但仍然人到心不到,仍然是擺架子,指手劃脚。對于這樣的干部,首先必須打掉搖摇擺擺的官風.不把官風打掉,羣眾也就不會真正把我们當成自己人,當成他们建設幸福生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領導王部走出辦公室,放下架子,和農民一樣自己動手種莊稼,種試驗田或者叫做試驗地,是打掉官風的最有效辦法。這是領導作風上的革命,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意義。社論說,几千年来,在舊社會中,當官的人都把勞動看成卑下的事情,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告訴人民:劳動是光榮的事業。舊社會當官的部把自己看得比勞動者高一頭,我們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民:我们是和劳動者完全一樣、完全平等的人。
  走出辦公室,種試驗田,不僅是領導作風的轉變,而且是领導方法的新创造。紅安縣领導干部通過試驗,以自己的直接的實践,创造典型經驗,用這个經驗去领導和推動广泛的羣眾性的生產運動。這就一舉而解决了个別與一般相結合和領導與羣眾相結合這兩大問题。今天,生產的規模日益擴大,生產内容日益複雜,生產技朮需要步步革新。空洞的一般化的領導,不僅不能推進生產,有時候甚至會阻礙生產的發展。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積極推广紅安等地的领導方法。
  紅安縣領導干部自己動手種試驗田,這是關系到在新形势下我们广大干部的努力方向的問题。
  社論說,随着時間的推移,我们的領導干部熟悉的階級斗争的本领,有些快要閑起来了,而我們熟悉的向自然界進行斗争的本領,则需要加緊學習現在我们國家所急切需要的領導干部,就是完全忠實于社會主義事業而又具有充分的業務知識來組織和指社會主義建設的人,也就是說,需要「又紅又專」的領導干部。紅就是共產主蓑的思想和政治,專就是專門的業務和技朮。政治是統帥,是靈魂,是一切業務和技朮的保證。不問政治,就會成為迷失方向的「實際家。反之,如果完全不懂業務,没有相當的技朮知識,也就會成為「空頭政治家」,不能在實際上領導和推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業。沒有一个强大的又紅又專的干部隊伍,就决不可能完成社會主義事業。
  社論最后號召所有工礦企業的領導干部,以及交通、财贸、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领導干部,都能走出辦公室,深入下層,都来〓效種試驗田的辦法,同勞動羣眾和技朮專家密切結合,認真學習必要的業務知識和技术知識,成為自己行業的无產階級專家,从而為我们黨和國冢迅速地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又紅又專的干部隊伍。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鄧開志
相关人物
王樹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紅安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