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畝實現“千斤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626
颗粒名称: 畝畝實現“千斤田”
分类号: S511.3+1
摘要: 牟山鄉六一社第10生產隊共有水稻119畝。今年種植新三熟制15.9畝,平均每畝產量為1000.09斤,其中連作稻6.72畝,每畝收880斤,間作稻9.18畝,每畝收720斤,春花每畝收184斤。第10隊推广新三熟制是去年開始的。第10隊推广三熟制二年來,在辛勤的勞動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這就是:选用适應遲栽的早稻品種。加强冬作培育,做到一熟早、熟熟早。為一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在年内積極做好中耕施肥、培土保暖工作,年外重施春肥,爭取早發、早熟、早收。大力增積土肥,做到熟熟有肥料。抓緊季節,做到「三邊」。全隊早稻都在5月20日前插下,在夏收夏種時,組織勞力、畜力,做到了邊收、邊耕、邊種。此外,早稻栽種還做到了落谷稀播,濃秧密植。
关键词: 牟山乡 早稻品种 冬作培育

内容

(本報訊)牟山鄉六一社第10生產隊共有水稻119畝。今年種植新三熟制15.9畝(佔水稻面積1.33%),平均每畝產量為1000.09斤,其中連作稻6.72畝,每畝收880斤,間作稻9.18畝,每畝收720斤,春花每畝收184斤。
  第10隊推广新三熟制是去年開始的。去年,他們種了8畝三熟制,平均每畝產量953斤,比全隊畝產653斤高出300斤,增產68%。社員們眼見這一事實,連說三熟制是增產的新方向,紛紛要求适當增加種植面積;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社員不同意這樣做,他們的主要顧慮是:怕一熟(春花)影韾二熟(水稻),怕肥料問題解决不了,勞力調劑不過来。然而,經過總結肯定成績,認真分析條件,大家的思想很快就統一起来了。
  第10隊推广三熟制二年來,在辛勤的勞動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這就是:(1)选用适應遲栽的早稻品種。他們的早稻品種,全部选用「南特號」,它的特點是:生長期較長,能適應遲栽,一般作間作早稻栽培有400斤一畝,作連作早稻栽培達500多斤。(2)加强冬作培育,做到一熟早、熟熟早。為一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在年内積極做好中耕施肥、培土保暖工作,年外重施春肥,爭取早發、早熟、早收。(3)大力增積土肥,做到熟熟有肥料。他們積肥施肥的情况是這樣的:8月份積足春花田的基肥,每畝壅河泥三船爭下種時,每畝再壅猪泥250斤;冬、春季積足早稻田的基肥,每畝壅河泥三船、河草二船,再施人料8——10担或肥田粉10斤作耙面肥,以促使早稻遲栽早發。(4)抓緊季節,做到「三邊」。全隊早稻都在5月20日前插下,在夏收夏種時,組織勞力、畜力,做到了邊收、邊耕、邊種。此外,早稻栽種還做到了落谷稀播,濃秧密植。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牟山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