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图书馆
余姚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余姚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大興水利水利花結丰收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399
颗粒名称:
大興水利水利花結丰收菓
分类号:
F426.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兰塘乡通过修建水利工程,由低产地区转变为高产地区的过程和原因。文章强调了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并描述了兰塘乡人民为此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水利修建
农业生产
兰塘乡
内容
蘭塘鄉姚中、姚西、三縣、五一四个農業社以高產的名目,出现在余姚的西北角,還是新近二、三年的事。
原來,這四个社是年產四百多斤粮食的低產地區,土地集中在大沽塘前后,其中有三千多畝是趕水不進,放水不出的「討飯田」,一遇災害,呼天不管,喊地不應,沒得辦法。民國二十三年大旱,沿塘五千多畝水田,平均每畝產粮不上一百斤;三千多畝棉花,也只畝收皮棉十斤。農民馮元芳十五畝水稻,只收二十多斤谷子,結果賣掉耕牛和田地。不說災年,即使是正常年景,富裕農民的田地,每畝也難割到谷子五百斤。
為什么自一九五五年以來連年丰收,一躍而為高產區呢?蘭塘鄉人民做出了答案:是上虞、余姚、慈溪十多万合作社社員修建横山獅橋和丁家壩渠道工程的結果。
事實確實如此。一九五六年春季接連三次大水,如果是从前,毫无疑問,早就淹死棉苗了;今年七、八月間四十多天沒下雨,旱情嚴重。但因為完成了横山獅橋和丁家霸水利工程,水來了,坑坑向溝流,溝溝通向渠,閘板一開湧入海中;旱來了,丁家霸的河水源源的放下來。所以一九五六年的春涝與今年的秋草都難不倒蘭塘農民。真正實现了叫洪水聽候使唤,叫旱災不臨蘭塘。全鄉抗旱水量由三十天提高到六十七天,連作稻種了百分之九十,產量迅速提高。一九五五年確定的三定產量已掉在尾后,姚西、姚中二个農業社,超產粮都已有十万斤左右。
這些事實,深刻的教育了干部和社員:要增加生產,首先必須修好水利。為了提高抗旱效力和實现八百斤指標,我鄉訂出了水利規划,要求今冬明春修建和擴建大小水利一百處以上,並准備馬上動工,掀起一个興修水利高潮。
知识出处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宋才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
兰塘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