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县交通建設發展多迅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040
颗粒名称: 看!本县交通建設發展多迅速
其他题名: 全縣到明春通铁路或公路的乡镇将近百分之八十
分类号: F512.755
摘要: 本县交通建設發展多迅速。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隨着工農業生產和國家建設的需要,本縣鐵路和公路的建設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長。解放初期,贯通本縣境内只有余周、勝滸、甬百三條公路,全長約計七十六公里。過去梁弄山區的大批竹、木、柴炭等,由于交通不便,依靠人力肩挑,无法全部外,很多都霉爛在山里。余梁公路通車后,用汽車装的物資,由每月平均二十万斤左右增加到二百万斤以上。過去余姚到杭州趁汽車要化四元多錢,现在铁路通了,趁火車只要二元另六分錢,比原来便宜了一倍以上。這些事實說明了:由于交通建設發展的迅速,不僅有力的促進了國家建設和本縣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且大大的便利了人们的旅行和減輕负担。
关键词: 余姚县 交通建设 铁路

内容

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隨着工農業生產和國家建設的需要,本縣鐵路和公路的建設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長。
  解放初期,贯通本縣境内只有余周、勝滸、甬百三條公路,全長約計七十六公里。全縣四十八个鄉鎮,只有二十一个鄉鎮通汽車。第一个五年计划開始以后,政府就將甬百公路改建成铁路,並修復了周行至百官的公路,新建了余姚至梁弄、梁弄至黄紙厂、南廟至陸埠等三條簡易公路,目前又正在繼續修建陸埠至磨石坑,黄紙厂到大嵐的兩條山區公路,領計到明年春耕前后,可行車的新修公路将達七十公里左右,全縣通铁路或公路的鄉鎮將近百分之八十。铁路和公路的總長共達一百四十六公里,比解放初期增長一倍左右。
  過去梁弄山區的大批竹、木、柴炭等,由于交通不便,依靠人力肩挑,无法全部外運,很多都霉爛在山里。余梁公路通車后,用汽車装運的物資,由每月平均二十万斤左右增加到二百万斤以上。過去余姚到杭州趁汽車要化四元多錢,现在铁路通了,趁火車只要二元另六分錢,比原来便宜了一倍以上。這些事實說明了:由于交通建設發展的迅速,不僅有力的促進了國家建設和本縣工農業生產的發展,而且大大的便利了人们的旅行和減輕负担。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