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3022
颗粒名称: 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里
分类号: K828.1
摘要: 國慶節前夕,我訪問了牟山鄉勝利社社員俞炎土。那是一个秋雨綿綿的下午,我去時,炎士正逗着四歲的儿子玩;一進門,他當忙热情的招待我坐下。小孩見到陌生人,竟倒在爸爸懷里「嗚嗚」的哭起来。我们的谈话就這樣開始了。在沒去炎土家之前,副主任魏成根已經給我簡單的介紹過:炎土是个在舊社會受盡煎熬的人,十多崴就給人家當傭工,一直到解放。
关键词: 牟山乡 俞炎土 社员

内容

國慶節前夕,我訪問了牟山鄉勝利社社員俞炎土。
  那是一个秋雨綿綿的下午,我去時,炎士正逗着四歲的儿子玩;一進門,他當忙热情的招待我坐下。小孩見到陌生人,竟倒在爸爸懷里「嗚嗚」的哭起来。「別怕,工作同志么。」炎土一面給孩子張胆,一面从籃子里拿出大菱喂孩子。我们的谈话就這樣開始了。
  在沒去炎土家之前,副主任魏成根已經給我簡單的介紹過:炎土是个在舊社會受盡煎熬的人,十多崴就給人家當傭工,一直到解放。在那年頭里,「出的牛力,吃的猪食」,終于積勞成疾,患了一種嚴重的慢性病——脹病,發作時,四肢浮腫,好几个月臥床不起。
  我帶着關切的心情問道:「你的病現在好一些吧?這几年来生活怎樣?」
  炎土滿面笑容,激動地說:「吃穿不用愁,生活過的蠻稳定,要不是共產黨领導,合作社帮助,就是十个炎士也饿死了。」接着,他就滔滔不絕地同我谈了近年来的生產、生活情況。
  「以前,我曾這樣想過:自己半條命,全家五口人,老的老,小的小,怎么養活呢?爲了生活大計,我成天的發愁,病情加重了。但是,一當跨進合作社的大門之后,使我的想法立即改變了。社干、社員猶如同胞手足,處處是温暖,人人有交情。我找到了安身立足之處。
  「社里隊里對我的關心和照顾,使我一生難忘。他们知道我身體弱,就分配輕便生活給我做,還叫我看管一頭牛,全年包定九百多分,盡一切可能使我收入有保證。去年十月初,正當開始收割晚稻,我的病突然又發作了,臥床不起,直到今年三月份才好轉。在這期間,干部、社員經常不断的來看望我,副主任魏成根三番二次的安慰我說:『好好養病,生活問题社里會帮助解决的,用不着担心。』隊里在百忙的秋收當中,還抽出二个人用船送我到上虞縣去看病,替我設法解决醫藥費。去年秋收分配時,社里照顾我一百分。『三定』口粮全部留足,又分得四十元现金。雖然病了六个多月,但我的家庭生活仍有保障。」
  炎土談到這里,脸上突然露出傷感的樣子,過了一陣,他放慢口氣說:「我爹要是生長在今天的新社會里,他一定還能活在世上。可是他已經死了三十年了,那時我還只有九崴。那年他害了伤寒病,本来是可以醫好的,但因為家窮沒錢求醫,只有眼睜睜的看他死去。爹死后,一家生活无法維持,娘出外做佣人去子,我到姊夫家里苦渡了几年,十七歲起給人家做長年,弄得家破人亡,忖忖過去,好比落十八層地狱;看看现在,像是上了三十三層天堂。」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日晉
责任者
俞炎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