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驅逐”到“分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2442
颗粒名称: 從“驅逐”到“分歲”
分类号: D64
摘要: 本文讲述了兰塘乡五四社驻社干部孙显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后,通过深入了解社员需求、改善关系,以及关心群众生活,得到了社员的理解和接纳。文章强调了干部要深入群众、及时发现并解决矛盾,以及关注群众生活疾苦的重要性。
关键词: 兰塘乡 孙显祺 群众生活

内容

蘭塘鄉五四社駐社干部孙顯祺
  某天晚上,五四社前大坆自然村起了風波,姜海橋等十几个社員,大叫大罵,說孫顯祺主觀主義透頂,成事無份,坏事有余,趕他出去。
  這話傳到當事人的耳朵里,該是多少難過!我抑制不住,心里直冒火。想:从前三不像也是个副區長,現在又長駐在社里,與大家一起,像親人一樣,爲了做好工作,抲點主意有何不可呢?唉!狗咬吕洞賓,不識好人心。算了吧!一股搞好生產辦好社的熱情,也就此慢慢涣散了。从此,心地上滋長起—種莫明奇妙的痛苦。
  以后,我从干部地方了解清楚,原來是我自己工作做得不够周密。在粮食整頓工作中,只知道大會套小會的一般化貫澈,沒注意社員的思想動向。一部份思想抵觸較大的社員,會也不高興參加,那就更談不到對壓縮周轉粮食的道理懂得透澈囉!再加上我手段一硬,叫他們拿出粮食來,很自然的激起了風波。
  我了解罵人的底細以后,心地開朗起來了。覺得自己有二个很嚴重的缺點存在着,一是官僚主義,一是惯用老方法,跟不上新的形勢。造成這些嚴重缺點的原因主要是聯系羣衆不够,學習不够。于是我對准毛病下起藥來。
  首先,放下架子,與社員生活在一起。并爲了參加生產、領導生產,買了一把刮子、一把小毛刀、一只〓籠。拿起這套傢生,加上我黑黑的臉孔,活像是个務農人。
  參加生產不久,遠近各隊都傳開了。社員都非常感動。一天,我在第八隊低着頭削棉花,張小秋告訴我有人找,我總想又不知出了什么問題了,走近一看原來是六十歲左右的,戚永茂的媽媽,一手提着竹籃,一手攜着孫子。當我走近時,她連連把竹籃塞到我的手里,并說:「我家沒好的吃,這點給你當點心。」我放下籃子,拔脚就跑。后經社員批評與勸導,才不好意思的吃了下去。她并說:「你同我的儿子一樣,今后用不着戒忌。」囘身對孫子說:「鴻君,快叫聲區長爹爹。」
  「區長爹爹!」
  「喂,鴻君眞乖!」我高興得破口大笑。
  雖然這樣做了以后,羣衆關係有了好轉。但是我又想到,天天混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及時發掘矛盾,解决矛盾,不讓矛盾湮沒社員的積極性才好。于是我除了參加生產外,利用羣衆關係融洽的條件,及時的解决社内的矛盾。一天,我深入到社干部認爲最傷腦筋的17隊,了解他們的生產勁頭不高的原因。一了解,知道該隊在正月聚賭被訓以后,存在着思想疙瘩。于是我就理直气壯的作了解釋與敎育,并采納了他們生產上合理的要求。社員反映很好,生產積極性也高起來了。類似這樣容易解决的問題,由于我過去作風不深入,一貫拖沓,不知錯傷過社員多少的積極性!
  「嗳!還不行啊。」我又想到這樣一个問題:人家對我這樣親切,認我作儿子,我也得處處關心社員疾苦才好;光處理几个無頭案還不能算數。所以我對衆羣的生活問題也逐漸的關心起來。
  現在,五四社里沒人要趕走我了。女社員張小秋、阿巧等還要替我洗衣裳;姜楚橋的娘說:「孫同志你辛辛苦苦得到的勞動工分,看來是不會接受分紅的,我們別的沒有什么酬謝,單請你答應一樁:年卅夜分歲來。」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孙顯祺
责任者
孙显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兰塘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