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高級社建設新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1040
颗粒名称: 办好高級社建設新农村
其他题名: 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講話
分类号: F329
摘要: 集体劳动,要有組織,生產隊組,正確建立。分工生產,明確职責。正因为生產隊是社内劳动組織的基本單位,它就要有固定成員。田間生產隊負責經营固定的土地,使用固定的耕畜和農具。付業生產小組或付業生產隊,負責經营固定的付業生產,使用固定的付業工具。給生產隊分配成員,既要照顧到社員居住地点的远近,也要使劳动力的多少、技術的高低和領導力量的強弱,同生產隊所担負的生產仕务相适应。給生產隊分配仕务的时候,也要照顧到耕作土地的数量,土地分佈情况和种植作物种类的适当。虽然生產隊一般都是固定的,但在必要的时候,管理委員会也可以調动各隊的人員、耕畜、農具和工具,支援别的生產隊。或者組織臨时的生產隊,完成某項特定的任务。
关键词: 余姚县 高级社 新农村

内容

十、勞動組織要合理
  集体劳动,要有組織,
  生產隊組,正確建立。
  固定土地,分配耕畜,
  分工生產,明確职責。
  高級業農生產合作社,人多地广,包括的村庄多,又比較分散。如何使社員進行有組織的集体劳动,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个工作呢?首先要有合理的劳动組織。高級合作化以后,許多業農社都抓住了健全劳动組織这一环,但是,目前也存在着兩个問題:一个是層次多,比如沿江鄉丰收業農社,設有生產大隊,大隊下面設分隊,分隊里又划小組。另一个是組織太小,不能适应合作化大生產的需要,如有些社的生產隊,只有十二、三户。这兩个問題產生的根源,都是不明白什么是社内劳动組織的基本單位。
  高級農業社示范章程第三十一条規定,生產隊是農業生產合作社劳动組織的基本單位,各社应該按这个原則來建立劳动組織。根据各社生產經营的范圍,分工分業的需要和社員的情况,把社員分編成几个田間生產隊和付業生產小組,或者付業生產隊,以便实行生產責仕制。把小組作为劳动組織的基本單位,因为它不能包括較多的劳力,也就不可能成为独立的生產單位。那么,生產大隊能不能成为劳动組織的基本單位呢?大隊人多,一般八、九十户,最大的有一百多户,集合很困难,也不能作为劳动組織的基本單位。
  正因为生產隊是社内劳动組織的基本單位,它就要有固定成員。田間生產隊負責經营固定的土地,使用固定的耕畜和農具。付業生產小組或付業生產隊,負責經营固定的付業生產,使用固定的付業工具。給生產隊分配成員,既要照顧到社員居住地点的远近,也要使劳动力的多少、技術的高低和領導力量的強弱,同生產隊所担負的生產仕务相适应。給生產隊分配仕务的时候,也要照顧到耕作土地的数量,土地分佈情况和种植作物种类的适当。虽然生產隊一般都是固定的,但在必要的时候,管理委員会也可以調动各隊的人員、耕畜、農具和工具,支援别的生產隊。或者組織臨时的生產隊,完成某項特定的任务。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