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工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1036
颗粒名称: 漫步工地
分类号: I267
摘要: 《漫步工地》当代英瑞、破晓所作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余姚县 散文 当代

内容

每到幕色蒼茫的傍晚,總能聽到幾響山間傳來的砲聲。據悉,這是梁嵐公路山腰工地上農民爆破隊開石砲的聲音。十二日下午,我們一行三人,沿着路標漫步前進。不多時卽到達了爆破隊的所在地。他們靈活的手勢、熟習的技術迷住了我們,雙脚和眼睛像木鷄一般的呆呆地釘在那里。年青的民工盧云寶,一起一伏的打得鐵鎚直冐火星,甚至連釺子上的冐鐵也碎化下來;英勇的隊員朱茂根、夏生本竟引着導火綫蹲在砲口點砲;堅强的把釺手俞根法,左手受傷以後仍堅持工地工作,還說輕傷不下火綫……。這批摸瀾泥、挑茶葉的農民,學得這樣的技術,眞不簡單!
  只聽過「民工塡路基」,那有過「民工開砲學技術」!是誰的好主張叫他們這樣幹?是甚爲力量鼓起了他們的勁頭?辦公室的同志囘答了我們:「大嵐山盛產茶、竹、牲畜,畸缺食粮、油、鹽。歷年來靠着肩胛脚底交換這些物品,幾乎全鄕四分之一的勞力全化在挑揹上面。但是人運的力量是有限的,碰到風霜雨雪總免不了有不少物品因運不出去而霉變損失,人畜生命在隱深的溪邊沿斷氣的也不知幾何哩!。解放前羣眾吃一餐、糊一餐,根本就談不上建築公路;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提高了生產、改善了生活,也就有了力量,因此千代萬年長期壓抑下來的願望,像烈火一樣的迸發出來。他們說,『要叫汽車開上山頂,要叫高山向我們低頭行禮。』終於在黨和政府的領導、支持下,梁嵐公路决定建築了。」
  談何容易,資金那里來呢?材料那里來呢?但羣策羣力,把這些問題也基本解决了:搜羅舊鐵打洋釘;採收石條築橋基;捐獻樹木架橋身;道路自己填;石方民工開。這樣就節約了大量的資材,保證了公路的建築。單石方一項來計算:到錢庫嶺共有石坊2萬方,每方2元就要資金4萬多元,而縣撥的資金總共也只有2萬多元;因而民工就自告奮勇的發起向石匠工人學習,石坊自己來開。這樣就有三、四萬元鈔票可以節省下來。」我們禁不住讚揚:偉大!堅强!
  晤兒,叫子聲緊催大家休息片刻,於是我們就另亂的圍坐起來。工地上一片活躍,有說有笑。有的說,學會技術幇助西藏人民開發資源,有的說,配合解放軍去解放台灣,有的還在那里咚!咚!的開,不肯休息。正談得非常熱烈的時候,突然傳來二聲巨響,碗大的石頭,從二丈多高的空中亂飛,一塊塊的落向溪坑。民工夏夢德、夏仁朝大聲高呼:台灣解放了!
  歸途中,彷彿我們的心臟深處發出了聲音:「他們將給人民創建不可磨滅的功蹟!」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英瑞
责任者
破曉
责任者
夏夢德
相关人物
夏仁朝
相关人物
朱茂根
相关人物
夏生本
相关人物
俞根法
相关人物
盧云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