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花朵開得更美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报》 报纸
唯一号: 112120020230000565
颗粒名称: 讓花朵開得更美麗
分类号: J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县群力越剧团近期在舞台表现、服装、音乐和布景灯光等方面的改进,以及剧团在社会主义改革、人才培养、争进步等方面的努力。记者的看法是,剧团还需要制定具体规划,完善某些制度,以使这朵艺术之花更加美丽。
关键词: 余姚县 越剧团 下乡演出

内容

本縣羣力越劇團最近完成下鄕演出任務後,又在城區上演。這次,舞台上竟出現了不少面孔陌生、表現認眞的新演員;服裝更整齊、鮮豔了;音樂池里也居然出現了小提琴;布景燈光比過去大有改進。觀衆們爲她們這些新的變化而高興。本報記者最近訪問了劇團,覺得她們這些進步,都不是偶然得來的。
  一次重大的改革
  跑進劇團,她們首先會熱情地告訴你:團內順利的完成了一項重大的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私有戲服根據「按質評價、定期付還」的原則歸公使用。這個改革搞得旣迅速又滿意,原定十天完成,結果只化三天時間。剛來才45天的主要演員葉彩金,也將自己全部「行頭」歸了公。演員周水花將一套價値10余元的飲酒導具、施根美將四只樟木衣箱還無代價的贈送給劇團(無價贈送的幾乎每人都有)。她們說:服裝歸公,給提高業務帶來了很多優越性,首先在舞台上再不會出現「窮小姐、富丫頭」的那種服裝不合理現象。
  新生力量在成長
  三年前還是「袍龍套」的靑年演員、余姚鎭人民代表章素芳,現在已能主演「牛郎織女」等很多戲;去年九月才招收的六個練習生,也開始與觀衆見面了;看過8月9日她們招待晚會上幼工組演出的「賣靑炭」,誰都覺得這些小藝人,特別是扮演「白牡丹」的只11歲的吳玲娣,大有「苗頭」。劇團里過去躭心下一代跟不上來的間題,今天已開始在解决了。這都是近年來在「包敎包學、尊師愛生」的口號下,老藝人們的熱忱培養和青年們的勤學苦練的結果。
  頑强地爭取進步
  看到每人胸前都佩起鋼筆,誰也想不到四年前,她們中間「目不識丁」的文盲却佔一半以上。現在呢?她們除部份冷門字外,都能閱讀劇本了。基訓已成爲吃飯一樣的經常,每日淸晨,踢腿〓!躺馬啦!練得那麽熱烈。那些「大老粗」出身的樂師們,不僅都已識得簡譜,而且像丁伯根等五人,還能創作曲牌。這一切,不是都反映着她們頑强地在爭取進步嗎!
  羣力劇團的確在努力實現全縣人民對她們的期望。但記者認爲她們不足的是還缺少一個具體規劃作爲奮鬥目標,某些制度應繼續充實健全,讓這朵藝術的花開得更美麗。

知识出处

余姚报

《余姚报》

出版者:余姚日报社

出版地:余姚

《余姚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15日起停刊,1989年7月1日正式复刊,为周七报。1996年1月1日更名为《余姚日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丁伯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余姚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