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综合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9》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6189
颗粒名称: 环境综合治理
分类号: X321
页数: 2
页码: 207-208
摘要: 本文记述的2018年余姚市环境综合治理概况、姚江蜀山大闸地块多功能生态湿地开工建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三年治理任务完成等情况。
关键词: 环境 综合 治理

内容

【概况】
  2018年,市环保局全面打好“蓝天保卫战”“治水提升战”“治土攻坚战”,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年内制定《余姚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余姚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完成270家排放企业三年治理任务(2015—2018)和100家涉气“低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顿任务。开展喷涂、印刷、电镀行业整治。实施新车环保排放检验核查,开展高污染机动车排气筛查、入户抽测公交车、机动车道路执法专项行动等工作。会同住建、城管、交通、国土等部门开展大气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
  年内制定《余姚市“碧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一大三中”4个饮用水源地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完成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年度评估工作:新建四明湖、双溪口2个水库浮标站,实现“一大三中”水库自动监测全覆盖;4—10月,对全市6个饮用水源水库开展水华预警监测。完成全市部分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优化调整方案及可行性报告。开展金属表面处理、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废塑料行业深化整治。建设完成浦口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推进姚江蜀山大闸地块多功能生态湿地示范项目建设。开展入海排污口规范整治提升工作。
  1月,成立余姚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余姚市土壤污染防治2018年工作计划》和《余姚市“清废净土”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完成133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开展农用地详查样品分析检测工作。开展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及堆存场所大排查,全面排查66家单位的固体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处置情况,排查出问题企业17家,均完成整改。制定《余姚市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专项行动计划》,建立有害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于8月1日开始试运行;制定《余姚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专项行动计划》,并于8月在凤山街道、小曹娥镇和牟山镇三地开始试点运行。
  【姚江蜀山大闸地块多功能生态湿地开工建设】
  年内,姚江蜀山大闸多功能生态湿地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位于凤山街道蜀山村,蜀山大闸南侧,工程总建设面积160995平方米,其中湿地面积100995平方米,河口区(老姚江段)面积6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口区(老姚江段)水生态环境修复、多功能生态湿地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涉及负荷为湿地稳定出水2万吨/日,工程总投资6120.76万元,计划于2019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三年治理任务完成】
  2016—2018年,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三年治理行动,对六大类(印染、化工、化纤、涂装、塑料、印刷)行业整治提升。通过组织培训指导、督促落实、环境执法监管等措施推进VOCs治理工作,2016年完成治理企业80家,2017年完成治理企业100家,2018年完成治理企业90家,累计完成治理企业270家。
  【《余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11月30日,《余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正式通过专家评审。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以及余姚市区域情况,开展声环境功能区重新划分和调整工作。此次余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划定四大类声环境功能区,其中1类声环境功能区1个,主要为余姚中心城区东部与慈溪接壤山体部分,面积为8.63平方千米;2类声环境功能区1个,为除去1类、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外的区域,面积为252.86平方千米;3类声环境功能区13个,为中心城区和泗门镇工业聚集区块,面积共47.09平方千米;4类声环境功能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内河航道、铁路两侧区域及内河航道锚泊区、高速交通服务区。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9

《余姚年鉴2019》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8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贝美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