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902
颗粒名称: 国土资源管理
分类号: F293.21
页数: 3
页码: 181-183
摘要: 本文记述2017年,余姚市国土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概况、保障建设用地、耕地占补平衡、不动产登记、地质灾害防治、矿产资源管理、地政执法监察等。
关键词: 余姚市 综合经济管理 国土资源管理

内容

【概况】
  2017年,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宁波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为余姚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连续四年(2014—2017)被宁波市国土资源局评为宁波市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市国土资源局党委被宁波市委授予“先进集体”。
  【保障建设用地】
  2017年,余姚市共上报农用地转用20个批次,新增建设用地约342.53公顷,其中农用地约322.33公顷,耕地约311.13公顷。供应土地279宗,总面积约525.27公顷,收取出让金7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191%和163%。建立重点项目用地保障机制,优化土地要素保障。吉利汽车项目用地约44.07公顷,舜宇光电小镇用地约39.33公顷,浙江“千人计划”余姚产业园(余姚智能机器人小镇)项目用地约44公顷,中国云城项目用地约27.27公顷和余姚市小微企业集聚区用地约39.33公顷等一批重点项目,给予100%的用地指标和规划空间的保障。
  试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新办法,被列入创新推出工业用地弹性出让的试点市,制定出台《余姚市工业用地弹性供应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在原有工业用地一次性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年限50年的基础上,新增加20年和30年两种出让年限,允许企业用地先租赁后出让,把国有土地供应分为租赁和出让两个阶段。截至年末,成交6宗工业用地,面积约9.67公顷,收取出让金3648万元,与原50年期的工业用地相比,帮助企业降低初始用地成本1582万元。强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存量建设用地的消化利用。2017年,全市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约354.27公顷,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约121.2公顷,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约122.4公顷。4月27日,市国土资源局出台《余姚市国土资源局完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宁波市首个土地交易信息网络平台。截至年末,在市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登记的转让和受让单位226家,成功交易72家,土地面积约65。47公顷,交易金额10亿元。市国有土地二级市场建设,被评为余姚市2017年度市政府工作创新三等奖。
  【耕地占补平衡】
  2017年,全市21个乡镇(街道)与市政府重新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改进完善全市各乡镇(街道)界桩界牌的设置工作,全市共设立保护标志牌298个,其中市级保护标志牌1个,镇级保护标志牌41个,村级保护标志牌256个,保护界桩1700个。全市重新调整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数据库和举证材料全部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全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约34559.47公顷,并择优约15875.73公顷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推进省政府“611”耕地保护工程。2017年,余姚市建成标准农田约674.13公顷、高标准基本农田约3095.4公顷、垦造耕地约571.13公顷,均超额完成宁波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连续12年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目标。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新规定,落实年度新增耕地指标和规范补充耕地指标的使用管理等新的举措。
  【不动产登记】
  2017年,全市共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101257件,办结99801件,发出不动产证书48831本,办理不动产证明21953份,办理抵押登记融资金额765亿元。探索实现海域、林地不动产登记。完成大岚镇后朱村17宗林权的权属确认审核登记工作,6月27日,颁发全市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4月28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中意(宁波)生态园控股有限公司颁发全市第一本海域使用权不动产证书,海域面积约1.794公顷,在宁波市各县(市、区)中率先实现土地、房屋、海域和林权“四证合一”。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被评为2015—2016年度余姚市劳动模范集体。
  【地质灾害防治】
  2017年,全市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搬迁19处,共124户、357人,工程治理8处,共83户、233人解除地质灾害威胁,完成专业监测7处共39户,超额完成年初宁波市政府下达的全年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的目标任务。截至年末,全市剩余地质灾害隐患点14处,涉及村民57户,除1处因政策处理还在落实之中,其余都签订治理协议。同时,加强群测群防、动态巡查、预警监督应急演练、宣传引导等工作,全市未发生地质灾害伤亡事故。继续贯彻“村民审请、村级审报、乡镇街道审批、市管农转用”的农村村民建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农民建房用地台账和审批备案制度,实现农村村民无房户、危房户实名动态监管。2017年,全市共批准村民建房1138户,基本保障农村无房户和危房户的建房需求。制定《余姚市国土资源局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和《平安护航十九大进一步做好当前国土资源信访维稳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实行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班子成员包案制度。全年共受理各类信访572件,比上年下降56%,办结率达到100%,无越级到省、宁波市集体上访事件。
  【矿产资源管理】
  7月17日,市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获得宁波市政府批准。新编规划新设采矿权建筑用石料矿9个、矿泉水2个,采矿权数量比上一轮规划减少3个,建筑用石料矿年开采量不低于100万吨。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实施“国土所每周一巡、矿管科和监察大队每月一查、矿山储量每季一测、矿山监管每矿一人”的共同监管制度。对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利用信用信息平台,做好信息审核和录入工作。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组进驻浙江省并对余姚市进行下沉督查,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矿产督查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实地核查,对余姚市莫海建村有限公司和鹿亭乡赤石矿区多金属矿进行专项督查,督查反馈情况良好。
  【地政执法监察】
  重视卫片整改工作,余姚市2016年纳入卫片执法范围的违法用地图斑下发后,全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违法用地106宗,面积约9.09公顷,其中耕地约8.33公顷,补办完善手续29宗,面积约6.13公顷,其中耕地约4.24公顷。通过整改,全市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降至2.45%,低于宁波市国土资源局提出的5%的考核目标。贯彻省国土资源厅“亮剑行动”,全市共摸排出违法用地历史积案1932件,其中1829件是历年来申请法院而未能受理的案件。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主动与市法院对接。截至2017年末,完成1827件案件的申请工作。清查打击新增违法用地,巩固全市“三改一拆”“创建无违建乡镇(街道)”“亮剑行动”专项整治成果。9月,市委办印发《余姚市违法用地违法建筑防控监管实施意见》《余姚市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联动执法快速处置实施意见》《余姚市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监察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三个文件,构建“查办分离、即查即拆”的快速处置机制。全年发现处置新增违法用地案件37起,制止违法采矿案件64起。
  【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通过宁波市级验收】
  5月5日,宁波市局林合聚副巡视员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验收组对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进行验收。验收组首先听取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报告,查看并讨论基础数据、图表册、调查成果等内业资料。经过查看资料和实地踏勘,验收组对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成果表示肯定。
  【余姚率先完成地面沉降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
  年内,由市国土局组织、浙江省工程勘察院编制的《余姚市地面沉降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报告》,通过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宁波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等5家单位专家组的评审,并且完成备案工作,成为宁波地区率先完成该项工作的县(市、区)。市国土局组织开展《余姚市地面沉降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调查面积102平方千米,调查线路86千米,地质调查点69个,利用工程地质钻孔17个,水文地质钻孔4个。
  【市土地二级市场首宗交易完成】
  10月18日上午,一幅闲置两年、面积为6596平方米的工业用地通过市土地二级市场平台成功交易,交易双方宁波力汇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宁波佰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该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预告登记。这是全市土地二级市场建设以来完成的首宗交易。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8

《余姚年鉴201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童志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