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思想 走在最前列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8》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760
颗粒名称: 践行新思想 走在最前列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
其他题名: 在中共余姚市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上的报告
分类号: D267
页数: 10
页码: 001-0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7年余姚市市委书记奚明在中共余姚市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上的报告内容。
关键词: 余姚市 特载 报告

内容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宁波市党代会、全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7年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任务,审议通过《中共余姚市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快推进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决定》,动员全市上下践行新思想、走在最前列,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
  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充分肯定一年成绩,坚定走好新征程的信心决心
  2017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实现了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建设的良好开局。一年来,我们把迎接十九大和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工作主轴,第一时间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专门制定学习宣传贯彻计划,统一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集中宣讲、主题教育、新闻宣传活动,推动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坚持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把理论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把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余姚的生动实践,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8亿元,增长7.8%;财政总收入152.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亿元,分别增长9.1%和7.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2700元和30860元,均增长8%。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440亿元、增加值280亿元,分别增长15.5%、9.5%;百强工业企业拉动工业产值增长11.5个百分点。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6亿元、增长7.7%。消费需求保持活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9亿元,旅游总收入116亿元,互联网经济规模突破千亿,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县”,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第三次荣获“中国商品市场百强”称号。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691亿元、增长12%,其中自营出口额466亿元、增长7%。现代农业稳步发展,中泰生态农业园签约落地,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
  2.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狠抓智能经济发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建设深入推进,“1135”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机器人等五大主攻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等重大活动成效明显,侨梦苑、浙江机器人产业集团、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挂牌成立,智能经济的“四梁八柱”搭建成型。狠抓重大平台建设,中意宁波生态园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吉利新能源汽车、中意启迪科技城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两个配套齐头并进;“千人计划”产业园新增注册项目30个、累计投产45个;智能机器人小镇8个项目投产,智能光电小镇入选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国云城成为国家“千企千镇工程”首个落地项目;余姚经济开发区实现省综合考评七连冠,余姚工业园区运行机制不断优化。狠抓传统产业提升,工信产业基金建立运作,实施“机器换人”重点专项199个,建设“智能车间”15个,整治淘汰“低小散”企业239家。狠抓市场主体培育,新登记市场主体1.8万余户,新增“个转企”293家,舜宇光学市值突破千亿港元,大丰实业、江丰电子等2家企业实现上市。
  3.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22亿元、145亿元、187亿元,分别增长20%、14%和14%;引进中科院协同创新体等一批创新机构,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75%,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77件,新认定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中心37家。致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姚江英才”“阳明学者”等引才计划全面推进,“百企百‘千人'”工程启动实施,25条人才新政制定出台,“3个500万”升级为“4个500万”,新引育“国千”10人、“省千”8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实现市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141项、比例达96.4%,国资国企整合重组全面启动,“工业用地弹性出让”试点扎实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二级市场交易机制正式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通过省测绘成果专项验收,我市被确定为省乡镇农合联实体多元化运行试点市。深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平台招商、活动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联动发力,首届世界姚商大会成功举办,姚商基金组建成立,全年实到外资4.5亿美元、内资73.9亿元、浙商创业创新资金45.2亿元。
  4.城乡面貌展现新变化。规划体系不断健全,13个乡镇完成总规修编,高铁新城等9个重点区块通过控规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上报省政府审批。建管水平持续提升,完成危旧日房改造24.3万平方米,13个拆迁区块实现“清零”,新一轮老小区改造启动实施,城区绿化亮化美化、保洁保序保畅通高效推进;全民共建“美丽家园”取得阶段性成效,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项目进展顺利,泗门镇实现全国文明镇“五连冠”,梁弄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70个,成功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镇、示范村、风景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余姚-宁波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杭甬高速余慈连接线、姚江“西分”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姚东水厂原水管网铺设等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配合做好中央环保督察,“三改一拆”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剿灭劣V类水和首批“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通过宁波验收,创建成为“清三河”达标县,四明湖湿地获批省级湿地公园。
  5.民生幸福再添新成色。市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79.1亿元,第八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民创业乐业增收新三年计划深化实施,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09%,四明山老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4.5%,达19845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4%和98.7%,社会救助和慈善、福利、红十字等稳步发展,区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模式推行实施,社会保障更加有力。首轮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上一段线考生比例达32%,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姚江中学等一批学校建成投用。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扎实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县域内就诊率达86.5%,成为省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市。三大文化品牌进一步打响,“一人一艺”工程全面推开,阳明文化日升格为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周,广播剧《呦呦青蒿》等4部作品分获全国和省、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竞技体育创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平安余姚、法治余姚建设不断深化,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和基层治理“四个平台”有效运行,网络生态环境日益清朗,意识形态管控扎实有力,初信初访办结率达100%,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33.6%,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打赢了护航十九大等硬仗。
  6.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认真学习贯彻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立浙江四明山干部学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政治历练和党性锻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把“四个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制定出台锻造余姚铁军相关意见,深化好班长、好班子、好干部、好梯队建设,扎实开展“双争”“大脚板走一线、小分队破难题”“打通中梗阻、提升执行力”等活动,广泛学习黄大年、胡建江等先进典型,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忠诚干事、担当干事的氛围日益浓厚。狠抓“整乡推进、整市提升”,圆满完成村、社区基层组织换届,深化推进“前哨支部”建设,全面推广“村民说事”制度,创设“姚·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银辉”党建等品牌,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减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改作风、正作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1起、处理26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组建成立监察委员会,完成纪检监察机关职能整合,完善实施“1+3”基层巡察工作制度,制定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职清单》,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立案200件、结案201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人。
  一年来,市委常委会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带头强化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做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带头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做在前、干在先,营造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照着一级做的工作氛围;带头遵守民主集中制,在工作中密切协作、相互支持,保持和发展了团结进取的良好局面;带头廉洁自律,坚决抵制特权思想,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以上率下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与此同时,市委常委会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支持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注重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支持群团组织深化改革,支持做好党管武装、民族宗教、外事、侨台、史志、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
  成绩来之不易,收获饱含艰辛。在此,我代表市委,向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予以大力支持的各方各界,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传统产业“低小散乱污”的问题依然存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增长点还不够多。二是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基础仍不稳固,农村脏乱差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治水治气治土的成果还需巩固提升。三是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仍需发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四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影响平安稳定的风险点还有不少,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五是党的建设还有薄弱环节,个别党员干部担当意识不够强,执行力有欠缺,服务效能需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高水平谱写新时代的余姚篇章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必将引起解决途径的变化,发展阶段的变化也必将引起发展方式的变革。这要求我们必须锚定前行的航向、迈开奋进的步伐,努力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做出新作为。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宁波市党代会、全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先进位、走在前列,聚焦“六个坚持、六个加快”,全面抓好增长转型、改革开放、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打造“两区三城”,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建议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1.坚持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加快提升经济竞争力。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导向体现在经济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以质量优势增创发展优势。
  一是要巩固放大智能经济先行优势。聚焦“全省领先、国内有影响”目标,谋划构建以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连接线为轴、南北35公里的智能经济创新产业带,全力抓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建设,深化实施“1135”工程,启动智能制造“千百十个”工程,进一步打响余姚“智能名片”。大力推动高端产业规模化,高标准办好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加快打造一批高端千百亿级产业集群,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在规上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坚持分行业改造提升,全面实施“机器人+”“标准化+”“品牌+”等行动,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双十佳”企业,进一步稳住基本、优化存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继续抓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上云、“电商换市”等工作,壮大互联网经济规模。
  二是要不断强化重大平台支撑能力。聚力抓好中意宁波生态园开发建设,牢牢锁定“4+1+1”产业发展布局,切实提高空间设计、功能配套、产业招引的针对性,加快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力争成为杭州湾经济区的智造中心。聚力抓好“千人计划”产业园开发建设,建成投用城市客厅综合服务中心,力促中兴智能科技等注册项目早日投产见效,不断提升产出能力。聚力抓好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加快智能机器人小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步伐,确保智能光电小镇一期项目全面投产、二期项目全面开工。聚力抓好中国云城开发建设,加快打造“产城人融合”的城市北部新型组团。聚力抓好两大省级开发区建设,扎实做好余姚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工作,以姚商产业园建设为重点推动余姚工业园区换挡提速。
  三是要着力扩大服务经济规模能级。着眼生产性服务业大提升,切实加快塑料、裘皮、模具等专业市场转型步伐,扎实推进宝湾国际电商物流园、丰树物流园等项目,持续提升塑博会等展会的实效性,培育发展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等产业,更好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着眼生活性服务业大提升,积极引导各大商业广场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统筹抓好“特色商业街区”创建、“月光经济”等工作,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升级。着眼旅游业大提升,抓紧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做大做优经典红色游、农家休闲游、健康养生游,抓好牟山湖休闲度假区等重点区块建设,积极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
  四是要全力推动市场主体做强做优。着力壮大企业梯队,坚持分类培育、分层施策,深化“350”企业梯度培育,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凤凰”行动,启动实施新一轮小微企业成长三年计划,引导支持企业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力争新增产值超20亿元、10亿元企业各2家。着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大力弘扬姚商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切实做好方向引导、政策支持、宣传推介、风险预警等工作,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厚植企业发展土壤。
  2.坚持以动能升级为引领,加快壮大发展新引擎。把动能转换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深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决摆脱依赖低成本竞争、依赖资源大量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一是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完善落实领导联系、干部挂职、要素保障等机制,力促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在建项目早投产,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年度任务。做深做细项目前期,持续抓好拆迁“清零”、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进一步强化资金、审批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着力激活民间投资,放宽投资准入,让民间资本更加方便地进入社会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上马新项目、投资新产业、开发新产品,力争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
  二是要深化推进重点改革。持之以恒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事项全面覆盖、投资审批全面覆盖、流程全面优化、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全面延伸、标准全面统一,争创省“最多跑一次”改革领跑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低小散乱污”综合治理行动,清理“僵尸企业”,强化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落实各级降本减负政策,加快实现“破”“立”“降”。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广运用PPP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加大债券置换力度,盘活做优经营性国有资产,不断提高融资绩效。
  三是要充分激发创新活力。用足用好中科院协同创新体、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高端平台,积极培育行业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浙江阳明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建设,不断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全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发挥“4个500万”政策的磁吸效应,推进实施“百企百‘千人'”工程,扎实做好杰出人才、突出贡献专家评选等工作,持续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推动形成“顶尖人才、高端人才、基础人才”梯队集聚的良好局面。不断扩大创新投入,启动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三年计划,深入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力争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
  四是要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积极融入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勇当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试区排头兵。集中精力狠抓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上海、深圳等驻点招商团队作用,借力宁波(北京)投资合作洽谈会、“深圳·宁波周”等平台,大力开展重点产业“引凤”行动,扎实做好浙商姚商回归、以商引商等工作,力争新引进50亿级大项目1个、20亿级大项目2个,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实效性。积极开拓全球贸易市场,坚持优进优出,强化出口品牌基础建设,巩固拓展欧美传统市场和中东欧、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全力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集聚综合试验园区。深化“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赴境外开展项目建设、开设海外仓、开通国际物流专线,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水平。
  3.坚持以先进文化为依托,加快实现文化大繁荣。聚焦打造宁波东方文明之都样板区的目标,深化“文化强市”建设,充分彰显文献名邦神韵,不断增强推动发展的文化力量。
  一是要固化拓展文明创建成果。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新起点,持之以恒抓创建、精准发力抓提升,努力建设全域化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把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开展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宣传教育,确保入脑入心入行。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行动,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新时期余姚精神,持续推进“做文明崇德余姚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家风建设、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让崇德向善成为余姚的城市品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舆论引导,深化网络空间清朗行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要不断擦亮城市文化名片。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引领,实施传承发展余姚优秀传统文化行动,完善名城、名镇、名村可持续保护体系,落实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历史街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举措,强化文化典籍、史迹史料、档案文献等收集整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注重把余姚文化经典型元素、标志性符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彰显余姚文化韵味。抓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紧谋划建设河姆渡国际文化主题园,加快推动阳明古镇项目落地建设,打造融文化观光、精神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姚江文化产业带。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借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发展文化贸易,开展各类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余姚文化知名度。
  三是要优化提升文化服务供给。加快市公共文化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设施建设,力促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均衡覆盖。围绕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佳作力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精心办好宁波(余姚)阳明文化周、百姓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推进阳光文化共享工程、“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推动传统文化“六进”,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坚持“文化物流”模式,提升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水平,形成更加优质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坚持以全域提升为方向,加快打造美丽大花园。聚焦“城乡一体化、全域景区化”,深化全民共建“美丽家园”,全力打造大花园建设的余姚样板。
  一是要持续推动城镇品质上水平。坚持一流标准、精品意识,突出彰显区域特色禀赋,高质量修编市域总体规划、城市“双修”规划,深入推动“多规融合”制度化常态化,强化刚性执行力,更好发挥规划的龙头导向作用。积极打造城市门户和城市客厅,精心塑造绕城水环、绿环,高水平抓好三江口、西南组团等重点区块开发,持续推进棚改治危和城中村改造,让城区更加精致精美。深化泗门卫星城、姚北新城和中心镇改革发展,持续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型、旅游型、生态型特色城镇。固化“双城”创建管用机制,强化“智慧城管”运作,让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法治化。
  二是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持续加大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巩固治水剿劣成果,严格落实“河长制”,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快城区污水收集系统五期、市域污水二期、污水处理厂三期改造等工程,确保劣V类水无新增、不反弹。强化“五气共治”,全面完成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提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深化落实“土十条”,加强电镀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启动建设生活垃圾生态型填埋场。保持“三改一拆”强势,力争创建成为“基本无违建市”。
  三是要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强化交通路网设施建设,建成投用杭甬高速公路至沿海北线高速公路余姚连接线一期、杭甬高速余慈连接线余姚段,做好宁波轨道交通、城际铁路二期等项目对接,加快推进G228国道(古路头至姚东大桥)改建、陆埠互通、甬余线改建等项目,打通一批断头路、卡脖路。强化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抓好姚江“西分”、候青江排涝泵闸、陶家路江整治三期等项目,加强水系沟通和排涝装备配置,筑牢城市安全屏障。探索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抓好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设施,提高城乡共享水平。
  5.坚持以乡村振兴为载体,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是要优机制、增活力。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乡村流动。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进一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探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资源、资产、资金管理和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混合制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村经营性收入。
  二是要优产业、强动力。坚持高效生态发展方向,深化农业“两区”建设,提升杨梅、榨菜、茶叶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都市农业,谋划建设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旅产品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抓好中泰生态农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力打造四明山绿色发展带,发展壮大特色旅游、高山民宿等美丽经济,加快推进“山水绿活”四明山时光小镇等项目,积极创建四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省旅游风情小镇。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强化致富能人和带头人引进培养,有效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三是要优环境、添魅力。全面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认真抓好农村“安居宜居美居”“百村景区化”“美丽公路”等工作,全力打造浒溪线百里风光带,注重保留乡村独特风貌,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镇、示范村、风景线创建,不断提升美丽指数。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生活,开展农村文明示范线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使淳朴文明乡风成为靓丽风景。不断深化“森林城市”建设,继续做好四明山区域生态修复、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等工作,创建一批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
  6.坚持以共建共享为路径,加快推动幸福再提升。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要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大力促进就业创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人群就业问题,圆满完成全民创业乐业增收新三年计划。深化落实四明山区域农民精准帮扶三年实施方案,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不断强化社会保障,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慈善、福利、红十字、残疾人等事业,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实施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提质量、创特色、扩规模,加快技师学院建设,积极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市。全面启动《健康余姚2030行动纲要》,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抓好医共体建设试点,加快市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迁建工程等项目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扎实办好“关键小事”,认真做好“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工作,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更加美好。
  三是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平安余姚、法治余姚建设,奋力夺取“平安金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工作体系,优化提升“一中心四平台”运行机制,深入推进“村民说事”,着力推动网格员由专兼职结合向专业化任职转变,广泛吸纳社会力量破解治理难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化解体系,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食品药品安全、城市运行安全等工作,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管理、社会应急联动等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认真落实党的建设新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力打造一流党建新高地。
  1.要不断提升政治领导力。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和落实党委(党组)工作规则、决策程序。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优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要不断提升党的向心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质量、效率和政府能力、公信力。支持政协更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深入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建立统一战线建言献策“直通车”,力促省社会主义学院、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在姚设立分院,全面做好基层商会、乡贤统战、民族宗教等工作,画出最大同心圆。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扎实推进“七五”普法。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责任,支持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不断把群团改革引向深入。
  3.要不断提升思想引领力。依托省委党校四明山分校、浙江四明山干部学院等阵地,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培训,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思想上坚信、政治上坚定、行动上坚决。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用足用好红色革命资源和姚江讲坛、阳明讲堂等载体,不断汲取信念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信仰本真、不忘党员本色、不忘公仆本分。
  4.要不断提升干部战斗力。按照“四个铁一般”的要求,着力锻造过硬铁军先锋。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实干实绩和基层导向,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大力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实施“三个百人计划”,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和功能,加大年轻干部发现培养储备力度,坚持把重大工程项目、重要工作平台、重点开发区域和乡镇(街道)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阵地,增强各级干部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听民声、摸实情、解难题,提高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实效性。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约束和激励并重,完善落实干部日常监管、考核评价、容错免责等机制,关心爱护基层干部,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
  5.要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践行“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高标准落实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深化“整乡推进、整市提升”,积极打造“四明红锋”党建集成品牌和品牌项目集群。深化“前哨支部”规范化建设,探索建设党建联盟体,推进智能机器人小镇等特色小镇党建工作,把基层堡垒建得更加坚强。壮大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示范群体,继续开展“三十佳”评选表彰,完善导师带徒机制,深入实施“村苗”工程,加大基层党建要素保障力度,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完善提升党员组织生活日制度,开展“我是党员”、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打响“姚·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银辉”党建品牌。创新实施党建全域“亮显工程”,扎实推进村村“亮党徽、飘党旗”。
  6.要不断提升执纪震慑力。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自查自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十种表现”,健全完善查处曝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一体化工作机制,把新风气、正能量树起来、立起来。切实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注重用身边案例警示人、教育人,大力弘扬姚籍优秀家风,不断把“清廉余姚”建设推向深入。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进一步感受到反腐败斗争成果。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构建市委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巡察监督、派驻监督和部门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同志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一年更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抖擞精神再出发,知行合一争一流,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往无前、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
  名词解释
  1.“三改一拆”: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
  2.“清三河”:治理黑河、臭河、垃圾河。
  3.“双争”:争做铁军先锋,争立发展新功。
  4.“1+3”基层巡察工作制度:1个巡察组,1名组长,1名副组长,若干名工作人员。
  5.“六个坚持、六个加快”: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快打造国际强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加快推进工业升级、加快创建文明城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快提升生活品质。
  6.“两区三城”:打造更具高端型、综合型的智能经济示范区,打造更强吸引力、竞争力的开放合作先行区,打造更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更加一体化、绿色化的生态品质之城,打造更有获得感、归属感的幸福和谐之城。
  7.“1135”工程:整合10亿元政策扶持资金,建立1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用3年时间,推动重点产业、企业、项目、平台及人才五大发展。
  8.“千百十个”工程:“千”即组织1000余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全覆盖、有需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百”即开工建设300个以上智能化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十”即优选建成30家左右“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个”即推动1-2个制造业行业创新中心建设。
  9.“两化融合”:信息化、工业化融合。
  10.“4+1+1”产业发展布局:“4”,即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命健康、通用航空四大产业基地,两个“1”分别为中意启迪科技城和本地企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11.“4个500万”:对入选的海内外高端创业创新团队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资金、最高500万元种子资金、最高500万元银行贷款额度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全额贴息支持,对引进的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引进补助。
  12.“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一人”指全市每个人;“一艺”是用5年时间,让全市80%的人至少能认知或掌握一门艺术。
  13.“六进”: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
  14.“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15.“双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16.“土十条”:《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的十条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7.“双下沉、两提升”:人才下沉、资源下沉、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升。
  18.“一中心四平台”:综合指挥中心、综治工作平台、市场监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
  19.“三会一课”: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课。
  20.“四个铁一般”: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21.“三个百人计划”:凤来雁归百人计划、专业干部百人计划、后备干部百人计划。
  22.“三十佳”: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十佳党组织书记、村主任搭档,十佳进取型村党组织书记。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8

《余姚年鉴201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7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奚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