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628
颗粒名称: 国土资源管理
分类号: F293.26
页数: 3
页码: 184-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9年余姚市国土资源管理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包括概况、森林生态建设、海洋资源管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梁弄样板”、“三调”成果获质量奖、激活土地二级市场等。
关键词: 余姚市 综合经济管理 国土资源管理

内容

【概况】
  2019年,宁波市下达余姚市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8.13公顷,其中农田地110.67公顷,耕地92.73公顷。全年上报用地16个批次,批准用地214.73公顷,其中农用地173.67公顷,耕地153.07公顷,超额完成宁波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姚江上游西分工程,中意产业园、余姚工业园区、阳明古镇、北师大等一批重点项目用地得到了保障。全年公开出让土地124宗,面积298.33公顷,成交金额88.35亿元,其中经营性用地32宗,面积123.67公顷,成交金额75.63亿元;工业用地92宗,面积174.67公顷,成交金额12.72亿元;带建政府公建设施1.06亿元。行政划拨和协议出让土地620宗,面积189.13公顷,土地收入5.3亿元,全年土地供应总收入达到92亿余元。全年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69公顷、“供而未用”土地235公顷,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20.93公顷,低效用地再开发206.86公顷,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安排年度计划用地指标21.13公顷,专项用于农村村民建房,全市有1247户无房户、危房户和困难户,经申请批准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2019年,全市垦造耕地271.73公顷,建设用地复垦31.67公顷,实现全市耕地总量不减、质量有提高的年度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目标。完成四期围区湖北地块4个垦造耕地项目,新增水田313.33公顷,超额完成宁波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市36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部清零,完成年度复垦任务。实施旱改水项目6个,新增水田112.53公顷,完成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个,新增标准农田72公顷,实施建设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再利用项目26个,面积55.4公顷,剥离再利用优质表土7.3万立方米。接受自然资源部补充耕地的现场检查。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核查清单、全市共涉及34个补充耕地项目,其中垦靠耕地项目21个,土地整理项目13个,均通过上级核查。被评为宁波市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2019年,全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先后多次组织质量抽检,促进不动产登记精准规范。标准地首次登记、抵押登记、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实现一个工作日办结。异议登记、查封登记、抵押权注销、地役权注销、预告登记注销等事项,实现即时即办。设置午间服务岗,实行办事无午休。延长服务时间、实行群众没办完,窗口不打烊。市中心窗口和乡镇分中心实行全域通办,登记办证不出镇。探索扩大业务范围,创新便民举措,实现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网视联动办理,实现“一站式”过户。推行抵押进银行,在农业银行城东支行、宁波银行城区支行、宁波银行余姚支行等银行网点启用抵押登记电子证明,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在线申请、不见面审批、一次不用跑的新模式。建立“一窗受理”平台,实现交易,税收、不动产登记联动办理。全年受理不动产登记113561件,办结101780件,发出不动产登书44657本,发出不动产登明17915份,办结抵押登记2300多件,帮助企业融资675亿元。不动产登记的总量和质量,居宁波市各县市区的前列,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获得2019年余姚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2019年,以创建“基本无违建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土地执法监察,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并取得积极成效。加强土地执法宣传,充分利用“6·25”全国土地日、“4·22”世界地球日和“8·24”测绘法宣传日,开展法治宣传和科学知识宣传活动。依法查处,严厉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53宗、非法开采案件39宗,违法用地管控成效明显,新增违法案件处于历年最低水平。坚持人防技防并用,建立共同监管责任机制,落实日常巡查、联合巡查、一季一测、一矿一人常态化监管措施。加强技术防范,全市54个废弃矿山安装监控摄像头108个,启动“互联网+矿产资源监管”新模式,实行24小时监控,实时掌握动态,有效遏制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不法行为。重视信访工作,全年办理信访件1174件,办结率为99%。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4件、行政诉讼案件34件,领导出庭应诉14人次,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100%。
  【森林生态建设】
  2019年,全市紧紧围绕“森林余姚”“生态余姚”“美丽余姚”建设战略,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大规模开展绿化造林活动。据统计,全市有47.7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种植各类苗木69万余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6.41%。全市改造和新建绿化面积359.4公顷(包括四明山森林质量提升209.4公顷),新植珍贵树种18.3万株。大岚镇、鹿亭乡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大岚镇华山村、泗门镇东蒲村、黄家埠镇杏山林、临山镇邵家邱村被评为省“一村万树”示范村:大岚镇柿林村、鹿亭乡中村村、梨洲街道金冠村、陆埠镇兰山村和梁弄镇横坎头村被授予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大岚镇柿林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与森林公安等单位密切配合,开展定期不定期联合巡查执法行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海洋资源管控】
  2019年,通过完成生态评估和修复方案及成功备案、强化海域资源管控、全面清理非法养殖、加强海洋防灾减灾、积极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宣传、强化海域动态巡查等系列举措,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步伐。3月,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讨论会,形成《余姚市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余姚市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6月,通过专家组复核评审,计划投入13.6亿元,修复面积4793公顷。积极处置历史遗留问题。9月,《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东侧区块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省政府审核同意,上报自然资源部,并得到复函,原则同意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工程东侧区块属于未确权已填成陆区域,按照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处理。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梁弄样板”】
  经省自然资源厅批准,梁弄镇、河姆渡镇、丈亭镇列入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梁弄镇批准为全省100个试点项目之一。梁弄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从实际出发,采取“1+N”模式,“土地整治+产业导入”“土地整理+生态修复”“土地整治+红色文化”,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都市田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等一批建设项目。截至年末,引进新希望集团的初新营地、初新农庄,绿领学院等乡村振兴项目,打造四明湖滨水湿地、钱库岭“网红”梯田花海等生态景观。梁弄镇的做法和经验,入选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被誉为“梁弄样板”。
  【“三调”成果获质量奖】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队伍,制订方案,做到人员、经费、职责“三落实”,按照省自然资源厅提出的百日攻坚要求,在协作单位和质量监理单位的配合下,奋战3个月,按规定要求,率先提交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全市“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图斑总数159146个,总面积144384.47公顷,其中农用地105552.4公顷、建设用地27431.53公顷、未利用地11400.53公顷,经省和国家二级核查,差错率为0.04%,被评为全省五个成果质量突出县(市、区)之一。
  【激活土地二级市场】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抓住宁波市作为原国土资源部土地二级市场试点的契机,突出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在全省率先建立土地交易二级市场网络平台。全年“土地超市”完成交易364宗,土地面积179.33公顷,交易金额达9.2亿元。在自然资源部召开的2019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让、抵押二级市场工作会议上,余姚市土地超市的经验和做法,在会上作了介绍,被誉为“余姚模式”,向全国推广。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20

《余姚年鉴202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主要记述了余姚市全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基本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基本结构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首设《特载》《专记》《大事记》《市情概览》;百科设24个类目;卷末设《组织机构及其领导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文件选编》《索引》。

阅读

相关人物

童志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