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气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360
颗粒名称: 2016年气候
分类号: P46
页数: 3
页码: 122-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6年余姚市气候特点、主要气象要素概述、主要气候事件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6年 气候

内容

【年度气候特点】
  2016年为“厄尔尼诺”影响年,超强的“厄尔尼诺”事件造成全市气候总体异常,灾害性天气频发、重发,灾害损失相对较重,综合评价气象灾害影响程度中等。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冬季强冷空气(寒潮)、低温雨雪冰冻、雾和霾;春季连阴雨、暴雨;夏季冰雹、雷电(雷雨大风)、短时暴雨、高温;秋季连阴雨、台风、龙卷风等。主要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偏高,年降水量和年降水日数偏多,年日照时数偏少。
  【主要气象要素概述】
  气温 年平均气温18.0℃,比常年偏高1℃,为历史同期第五高。各月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出现少有的正距平年。其中,10月和12月分别偏高2.2℃、2.4℃,均为历史同期第二高,2—4月、7—8月均偏高1℃及以上,其余各月偏高幅度在0.1℃—0.4℃。年极端最高气温38.8℃,出现在7月29日,全市除海拔700米以上地区外,极端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年极端最低气温﹣7.0℃,出现在1月25日,南部山区年极端最低气温普遍在﹣10℃以下。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1792.0毫米,比常年偏多约25%,为历史同期第四多。降水时间分布也不均匀,1月、4—6月、9—11月多于历史平均值,其中9月偏多近1.8倍,其他月份偏多1—7成;而其余各月偏少1—6成。全年主要强降水集中在4—9月,其中9月最多,达447.0毫米。全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北部偏少,中南部偏多,雨量中心位于陆埠水库一带。
  日照 年日照时数1701.3小时,与常年的1867.4小时相比,略偏少0.9%,属正常年景。从时间分布上看,2月、3月、7月、8月偏多,其余月份均偏少,其中10月由于连续阴雨,月日照时数仅41.4小时,为历史同期最少。
  其他 2015—2016年度结冰终日为3月11日,终霜日为3月12日,降雪终日为2月14日。2016—2017年度初霜日12月16日,结冰初日12月17日。
  【主要气候事件】
  一月强寒潮影响,冰冻重积雪深 1月20—25日,受“霸王”级强寒潮影响,全市出现近30年来第二冷的低温天气,并造成全市性降雪、严重冰冻、大风和山区严重积雪。全市过程雨雪量30—70毫米,平原地区最大积雪深度0—2厘米,山区积雪深度20—46厘米,最大值出现在梨洲街道上王岗村,46厘米。23日9时起,气温降至0℃以下,并持续51小时,25日早晨平原地区气温降至﹣6℃—﹣8℃,四明山区﹣10℃—﹣14℃,国家气象站﹣7.0℃,为近30年第二低。
  梅季略提前,梅雨量偏少 6月11日入梅(常年6月14日),7月1日出梅(常年7月9日),梅期20天,国家气象站梅雨量202.1毫米(常年240毫米)。梅期较常年偏少5天,梅雨量较常年偏少约16%。全市平均梅雨量214.4毫米,最大值出现在大岚镇华山水库站,264.8毫米。入梅后,以间歇性过程性降水为主,强对流天气多发。梅期共有两轮连续降水过程,分别出现在11—13日、24—29日,期间日照偏少明显。
  夏季强对流多发,大风冰雹频现 出梅后,强对流天气多发,常伴有局地短时暴雨、雷雨大风和强雷电、冰雹等,其中7月5日全市大部分区域出现强对流天气,朗霞街道一带出现小冰雹,丈亭水厂站最大降水量达72.0毫米,另有6个站出现8级大风,最大值出现在三七市镇幸福村,19.9米/秒(8级)。7月18日,全市出现强对流天气,梨洲街道梁辉水库站最大降水量达86.3毫米,另有3个站出现8级大风。29日下午,城区出现强对流天气,局地伴有小冰雹,南雷路与笋行路十字路口附近一房屋屋角遭雷击。
  初台风晚,影响台风多,“莫兰蒂”严重影响
  受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年内台风比往年来得要晚些。第1号台风“尼伯特”于7月3日8时在美国关岛以南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起编时间早于1998年(7月9日)第1号台风“NICHOLE”,为历史第二晚初台风。全年共有4个台风对余姚影响较大,分别为1号台风“尼伯特”、14号台风“莫兰蒂”、16号台风“马勒卡”和17号台风“鲇鱼”。其中“莫兰蒂”“马勒卡”“鲇鱼”均发生在9月,“莫兰蒂”影响最大。
  受“莫兰蒂”影响,9月13日8时至16日20时全市过程面雨量229.1毫米,最大陆埠水库站348毫米,其次梁辉水库站321.4毫米,国家气象站274.4毫米。全市过程风力普遍在5—7级,最大黄家埠横塘站16.9米/秒(7级)。根据风雨潮综合评估,“莫兰蒂”台风对余姚总体影响为较重影响等级。台风暴雨造成全市河网水位处于高水位,水库处于中高水位,四明山区发生局部性地质灾害:造成部分地区农田受淹、农业设施受损及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损失较大;暴雨导致部分列车临时停运、公交线路停运或改道。
  9月连阴雨、局地小龙卷先后影响 9月11—19日,出现年内最长过程的连阴雨天气,期间累计降水量286.7毫米,日照时数仅13.5小时,其中11日和14—17日无日照。
  同月28日中午,受第17号台风“鲇鱼”外围飑线影响,城区、马渚等地出现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11时30分左右,城区部分区域遭受短时间龙卷风袭击,具有明显的漏斗云特征,并伴有明显的旋转,家私城北部广告牌为东西向倒伏,对面马路门卫板房为南北向倒伏,符合龙卷风的旋转特征。据调查统计,此次过程造成阳明街道舜水北路、丰山路、西石山北路等区域遭受短时间龙卷风袭击,部分广告牌、行道树、岗亭等受损较为严重。家私城内一个高达20余米、立柱直径约1米的大型广告牌被吹倒,广告牌压在旁边的停车棚和仓库上,一辆小轿车被压,7间仓库中的4间屋顶被压破,3间仓库屋顶上的钢块被吹翻。马渚镇马漕头村也受到龙卷风袭击,造成30余户房屋不同程度的破坏。此次过程无人员伤亡报告。
  夏季高温频发 高温日数达31天,较历史同期偏多1.5成。梅雨间隙时段内的6月15日、21—24日和30日,中北部平原地区出现高温天气,其中21日海拔450米以下地区全部出现高温天气,国家站37.3℃;21日为国家站入夏后首个高温日。7月19日至8月2日出现持续性晴热高温天气,其中7月20—23日和26—29日出现连续≥38.0℃的高温天气。持续晴热高温导致部分山区灌溉用水不足,影响露天作物生长。

附注

说明:本文采用的常年气象资料,年代平均值取自1981—2010年,极值取自1961—2015年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7

《余姚年鉴201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书稿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