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地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5290
颗粒名称: 基本地情
分类号: P942
页数: 2
页码: 037-0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市名由来、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行政区划的基本地情发展概况。
关键词: 余姚市 市情 地情

内容

【市名由来】
  余姚之名由来大致有四:一、“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见《元和郡县图志》《史记正义》等);二、“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以奉禹祀,姚乃其属邑,故云余姚”(见明万历《绍兴府志》《余姚县志》等);三、“考余姚帝舜所生之地,故其江曰姚江,南有句余山,合山水之名为余姚”(见康熙《新修余姚县志》、乾隆《余姚县志》,黄宗羲《四明山志》《孟子师说·舜生诸冯章》等);四、“余姚为古越语”(见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余’即‘盐’,越人谓盐曰余”(见《越绝书》),“又临姚江,故称余姚”。
  【历史沿革】
  据《禹贡》记载,余姚在夏、商、周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余姚县(一说置于汉),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589),撤余姚县入句章县,属越州。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余姚县。唐长庆元年(821),废上虞县入余姚县,次年复置上虞县。南宋建炎五年(1131),升越州为绍兴府,余姚县属绍兴府。元朝元贞元年(1295),升余姚县为余姚州,属绍兴路。明洪武二年(1369),废余姚州复余姚县,属绍兴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余姚县为浙江省直辖,次年属会稽道。民国16年废道,余姚县复为省直辖。民国21年,属浙江省第五特区行政专员公署。民国23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7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次月建立余姚县人民政府,隶属宁波专区(1970年改宁波地区,1983年改宁波市)。1985年7月,余姚撤县建市(县级市)。
  【地理位置】
  余姚市境位于浙江省东部、杭州湾南岸,介于北纬29º39ˊ—30º21ˊ、东经120º55ˊ'121º25ˊ之间,东西相距58.2千米,南北相距79千米。区域总面积152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336.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90.06平方千米。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朝杭州湾展开,山地丘陵、平原(含海涂)、水域(含海域)面积比为53∶29∶18,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称。
  【地形地貌】
  市境南部为四明山区,包括四明山镇、大岚镇、梁弄镇、鹿亭乡、大隐镇、陆埠镇(不含郭姆、沿江片)、河姆渡镇车厩片、梨洲街道(不含明伟片)。区域面积822.55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46.4%。四明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低山丘陵起伏,地势由南向北逐步倾斜。其中海拔500—1000米之间的中低山占21.2%,海拔250—500米的山丘占22%,海拔250米以下的丘陵占56.8%。最高峰为四明山镇青虎湾岗,海拔979米。
  中部为姚江平原,包括牟山镇、马渚镇、阳明街道、兰江街道、梨洲街道明伟片、凤山街道、丈亭镇、三七市镇、河姆渡镇(不含车厩片)、陆埠镇(不含兰山、洪山片)。区域面积460.14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34.8%。其中,平原占66%,丘陵占27%,水面占7%。
  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包括临山镇、黄家埠镇、泗门镇、小曹娥镇、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位于钱塘江南岸、大古塘前后,50%的土地由海涂围垦而成。面积253.10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18.9%。其中,平原占86.4%,丘陵占9.7%,河流水库占5.9%。
  【行政区划】
  唐时,余姚县设15个乡,历宋、元、明无大变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全县划为45个乡。民国17年(1928)推行村里制,全县划为7个区、512个村、50个里。民国19年,改村里为乡镇,全县设163个乡、28个镇,7个区如故。民国23年,推行保甲制,至民国29年整编结束,全县设8个区、55个乡、12个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整行政区划,至1950年4月,全县建12个区、134个乡、11个镇、826个行政村。1954年10月,余姚、慈溪两县调整县界,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全县设12个区、120个乡、5个镇。1958年10月,推行政社合一,全县建立13个公社、122个管理区。1961年9月,恢复区建制,改管理区为公社,全县重新划为10个区、1个镇、77个公社。1979年9月,余姚、慈溪两县再次调整县界,龙南区及所属8个公社划归慈溪县辖,泗门区及所属10个公社划归余姚县辖。1985年7月,余姚撤县建市,全市设9个区、63个乡、8个镇。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全市划为19个镇、3个乡。2001年9月,撤销余姚镇、梁辉镇、肖东镇建制,设城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街道(2006年6月改名凤山、阳明、梨洲、兰江街道)。2003年5月,撤销朗霞镇、低塘镇建制,设朗霞街道和低塘街道。截至2016年12月,全市设6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乡,共有265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和37个社区。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7

《余姚年鉴2017》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度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情况,书稿突出了浙江省余姚市2016年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余姚市发展建设积累了重要的基本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谢建龙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