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4742
颗粒名称: 水利
分类号: F426
页数: 3
页码: 145-1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水利工程、防汛防旱、水利管理、水利项目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水利 防汛

内容

【防汛防旱工作】
  备汛工作。3月3—10日,市防指组织力量分15组对全市乡镇(街道)、大中型水管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共检查水库、泵站等水利设施206处。3月13日,对全市三防准备工作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发出防汛检查意见反馈单34份,要求对防汛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加以整改落实。4月15日,在《余姚日报》上公布2014年全市水库、海塘安全管理责任人等名单。全市共储备麻袋10.81万条、编织袋21.69万只、救生衣1373件、机动船17条、各类便携式灯具2402只、水泵497台及铁锹、钢镐等防汛物资,同时社会化储备22台挖掘机、441辆自卸车、11辆推土机和砂、石料等防汛设备。组建以民兵、团员为主的抢险应急小分队,计288支4864人;市直接管理的机动抢险小分队2支计40人。修编《余姚市防洪排涝规划》,确立“东泄、南蓄、北排(西分)、中疏、低围”的防洪排涝总体布局。修编完善《余姚市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试行)》,涵盖紧急状态下预警、响应、指挥、协调、善后等各个方面,细分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举行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等共计350人参加的防汛防台演练,规模之大、内容之多,均为历史之最。制订四明湖水库、梁辉水库、陆埠水库、双溪口水库等一大三中水库和主要河网防汛防台调度预泄预排方案,并于6月18日在《余姚日报》上公示。将1134份《责任告知卡》发放到相关防汛责任人;对小(一)型、小(二)型、万方以上山塘及万方以下的屋顶山塘的管理巡查人员发放水库山塘安全管理明白卡,共1392张。
  抗灾工作。汛期全市降雨情况总体正常,平均降水量1315.3毫米,较常年同期均值993.7毫米偏多32.4%。其中,共出现2次较明显的汛情,分别是“8.19”强降雨期间和第16号台风“凤凰”影响期间。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水利工程安全检查、强化宣传舆论引导的同时,一方面发布预警信息,首次通过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家手机运营商向市境内所有手机用户发送公众防御指引686万条,向社会及时发布水雨情信息;另一方面,发挥水利工程作用,加强洪水调度,一大三中水库预泄2804万立方米、拦洪4719万立方米,河网预排17293万立方米,防洪效益显著,实现安全度汛。
  【水利基础建设】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治水强基工程建设方面,实施续建项目1个,新开工7个,完成投资12.34亿元。其中,北排重点工程陶家路江泗门泵站工程,7月30日试通水,“8·19”强降雨期间首次发力取得明显效果;姚江干流(中舜江至蜀山大闸)防洪整治工程,7月14日实现堤防全线封闭;城区及上姚江堤防加固工程、食禄桥江整治工程、长泠江整治工程(朗霞段)、陆埠大溪整治工程一期等开工建设;推进新开北排第三通道工程等前期项目。其他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四期工程,完成投资3.8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75%;四期围区横塘南块造地工程,完成投资7500万元。
  水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主汛期前完成1100处抢险应急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同时推进灾后水利工程完善提升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4.45亿元,完成山塘修复33座,溪道堤防修复65.8千米,河道堤防修复95千米,泵站113座,水闸38座,拦水堰102处,桥梁92座等。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完成四明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六期)验收工作,启动实施四明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七期)建设。继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第一批、第二批后,年度又获第三批重点县建设,受益面积1733公顷。继续推进四明山区片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涉及梨洲街道等8个乡镇(街道)共18个村,新增受益人口2.7万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新增喷滴灌203公顷。先后完成涉及阳明街道等6个乡镇(街道)共17台水泵更新改造,以及3座水库除险加固和26座山塘专项治理。开展宁波市级低塘街道农田水利示范镇建设,整治河道1723米。
  水环境综合整治。投资3000万元,完成以“亲水、爱水、护水”为主题的宁波市级牟山镇水环境示范镇建设(二期)和牟山镇新东吴村、黄家埠镇五车堰村等8个村级水环境建设,整治河道10.66千米。投资2450万元,完成8条“断头河”打通工程。投资5369万元,完成芝林溪等4条小流域治理。开展河道管理保洁,建立双休日领导带队开展河道保洁监督检查工作。加大对市级河道内河桩、渔具等障碍物的清除工作,清理网簖23道、网箱189只、地笼1050只、沉船132只、船屋9间、“三无”船只4只和竹木桩2350根。对西江、大古塘江等河道开展生态修复治理,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强化河道生态化改造。
  【水利管理】
  水政水资源管理。加强堤防管护工作,对下姚江(慈江)71.64千米堤防设置管护标牌,落实专职管护员,开展日常管护。严格水行政审批管理,提高审批效率,按期办结率达100%。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编写《余姚市水土保持规划》;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完成《余姚市饮用水原水水质监测预警应急决策支持技术研究》课题研究,获2014年度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三等奖,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加大水政监察力度,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56起,拆除涉水违章建筑1244平方米。向全市机关单位、城区学校及医院张贴节水提示牌5000余块,印发《市民节水小知识》10000册。借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水周”之机,开展水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在汛前检查的基础上,5月又对全市山塘水库开展大排查专项行动;建立水库巡查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全市小型水库巡查人员实施对讲和实时定位,提高巡查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加强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印发《关于加强水毁水利工程灾后重建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的通知》,受理质监项目70个,续监项目22个,配合宁波市站4个。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汛期水利安全生产检查等多项安全检查活动,6月还开展“强化安全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年未发生1起安全事故。
  水利投融资。千方百计向上多争取项目资金,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已有10家金融机构向水投公司发放贷款20.14亿元,争取到中央、宁波市等资金3.11亿元,保证各项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
  【市8个水利项目入选省重点工程】
  年初,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年度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录,其中农业水利项目174个,余姚市有8个水利建设项目入选。这8个项目是:陶家路江二期整治工程、姚江北排陶家路江泗门强排泵站工程、临海大浦南延工程、长庆桥江整治工程、西江整治及其闸泵站工程、陆埠梁辉向家弄水库下游溪道整治工程、北排河道拓宽及延伸工程、姚江干流(中舜江闸至蜀山大闸段)防洪整治工程。除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外,其余均为新立项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
  【市土壤墒情测报系统建成】
  2012年,市水利局在蜀山大闸、临山、泗门、三七市、河姆渡、四明山等地,选定12个土壤和作物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安装土壤水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远程无线传输仪器,经一年多时间的现场调试,2014年已正常投入使用。今后只要点击余姚水利网,输入“墒情发布”4个字,一张特制的余姚地图“余姚实时墒情信息”就会展现,全市12个点的土壤实时含水量一目了然。在县域大范围内监测数据,采集结果向全社会发布,这种“开放式”墒情测报系统,是现代水利为高效农业服务新的结合点,在国内尚属首例。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5

《余姚年鉴201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