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5》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4714
颗粒名称: 法院
分类号: D926.22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余姚市2014年,市人民法院有内设机构21个,派出人民法庭6个等情况。
关键词: 余姚市 2014年 法院

内容

【概况】土地资源10公顷,厂房等房屋面积99581.82平方米。发挥司法手段在化解金融风险中的职能作用,审结金融案件740件,标的额达47.71亿元。规范民间资本流通,妥善处理民间借贷纠纷,审结民间借贷案件2036件,涉案标的额达9.82亿元。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执行到位887.18万元。建设民商事案件远程审理网络,为群众就近选择庭审地点提供便利。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免费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率先开通“12368”司法服务热线,群众反映的1905条信息得到及时处理。坚持网拍优先原则,网拍率达93.3%,完成网拍164次,总成交额6.29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092.65万元。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建设,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3个人民法庭被评为“省级模范五好法庭”,成为全省拥有“省级模范五好法庭”数量最多的基层法院。
  【促进司法公正高效】
  成立职业化示范庭,由35岁以下青年干警组成,不设庭长,在干警自我管理和法官办案责任制方面进行探索。应对劳教制度废止后部分治安案件分流入罪问题,率先探索轻微刑事案件速裁机制。完成司法信息集控中心建设,实现审判执行全业务、全流程覆盖和动态管理、实时监督。开展“规范司法礼仪、规范庭审、规范裁判文书”三规范专题活动。加强民意沟通,举行“网民看看看”等专题公众开放日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2014年度浙江法院阳光司法指数测评中,居全省第五名。
  【推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制度】
  1月22日,余姚日报以公告形式,公布一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也是市法院首次在新闻媒体上曝光“老赖”名单。“黑名单”中包括23个自然人和7个法人,涉及金额超8500万元,其中未履行金额最多的一个法人超5497万元,最少的为1.21万元。这些“老赖”都负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义务,但均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今后,市法院除陆续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老赖”信息外,其自然人或法人的信息也均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这份名单还会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以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使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法专项编制188人,地方事业编制14人。设院长1人,副院长3人,党组专职副书记1人;政治处主任、执行局局长和各人民法庭庭长按副局(科)级干部配备;机关中层职数53人。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年受理刑事案件1955件,审结1964件,判处罪犯2689人,对877人适用非监禁刑。加强人权司法保障,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219名被告人指派辩护人。受理各类民商案件10897件,审结11235件。发挥调解和判决的不同作用和优势,尊重当事人意愿进行调解,民事调解自动履行率81.13%,居基层法院全省第五名、宁波市第一名。坚持法治思维,促进依法行政,受理行政诉讼案件51件,审结40件。推动建立联动执行机制,完善征信系统建设,加强对“老赖”的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769件,执结5065件,执行标的额49.18亿元。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运用司法手段保障“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大决策实施。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出台为助企强企稳增促转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引导身陷困境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转型升级,处理破产清算案件3件,释放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5

《余姚年鉴2015》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4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兴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