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4204
颗粒名称: 医疗卫生
分类号: R199.2
页数: 3
页码: 192-19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余姚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提升、医疗设施人才建设等。
关键词: 医疗事业 概况 余姚市

内容

【概况】
  2015年2月9日,根据《余姚市人民政府职能改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文件精神,组建余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不再保留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2月12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正式挂牌。6月30日,根据市府办《余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规划财务科、政策法规科(挂综合监督科牌子)、医政科教科(挂中医管理科牌子)、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科、疾病预防控制科(挂卫生应急办牌子)、计划生育指导管理科(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科牌子)、行政审批科。另外,市计划生育协会、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代管。9月22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在机构改革职责调整后正式办公。
  年内,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6家,核定床位254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5837人,其中医生2231人,注册护士2317人。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口拥有床位3.5张、卫技人员6.78人、医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签约仪式
  生2.67人、护士2.77人。
  全年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974.2万人次,增加4.1%;出院总量8.86万人次,减少2.6%;平均住院床日8.6天,与上年持平。全市平均期望寿命80.74岁,常住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73‰,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0/万,住院分娩率100%。
  【公立医院改革】
  市级医院门诊均次费用188.5元,增加2.8%;出院病人住院费用平均每人8164.5元,增长1.2%,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市人民医院于10月中旬接受美国JCI总部的模拟评审。市二院于5月起正式实施PC项目,以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市人民医院与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市第二人民医院与上海红房子医院达成学科合作意向。全市合作学科增加至19个,全年到余姚专家门诊服务4888人次,指导手术382台,开展新技术12项。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委托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管理,市第四人民医院挂牌成为宁波市李惠利医院余姚分院。牵头起草《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新办50张床位的老年护理院1家,1家150张床位的民营骨科专科医院获批筹建。有138名医师获准多点执业。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马渚中心卫生院等5家卫生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为2014—2015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均创建成为宁波市数字化卫生院,有20家站(室)创建为宁波市甲级村卫生室(五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技能大比武,选派小曹娥镇卫生院代表队参加宁波市比赛,获团体二等奖。全市临床检验中心检验项目增至613个。市影像会诊中心服务覆盖全市26家乡镇级以上医疗单位,全年为乡镇卫生院提供服务约5万例。心电会诊中心服务覆盖网点有60余个,全年会诊病人600余例。共有73名市级医院医生在晋升中高级职称前,下派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全年由基层医疗机构转诊至市级医院的病人2525人次,由市级医院转诊至基层医疗机构的病人17281人次,居宁波市各县(市、区)第一位。召开全市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推进会,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制服务机构实施率达到100%。
  【医疗服务品质提升】
  年度新增B超、中医两大质控中心。举办全系统护理技能竞赛。完成基药配送商的遴选工作,并开展新一轮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工作,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可使用配备的药物品种。出台《余姚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慢性病门诊主要药品配备使用工作的通知》,规定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门诊常用68种药品的一次处方用药量可根据病情需要适当放宽至不超2个月。完成新一轮检验试剂(耗材)的招标工作,预算金额7170万元,成交金额5269万元,节约资金1901万元,节约成本26.5%。全市市级医院、卫生院以及77%的村级医疗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形成覆盖市、镇(街道)、村三级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有2名宁波级名中医开展传、帮、带工作,6名学员即将学满出师。推广中医适宜技术6项,培训人员约200人次,服务群众25836人次。市中医院获宁波市中医护理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组织开展“杏林传芳”中医药服务月、全系统首届中药识别大赛等系列活动。市人民医院客服中心开设微信人工多客服系统,每日提供12小时以上的在线咨询。市二院通过实行各楼层分层挂号、增设收费窗口、升级“医达通”自助挂号机等方法,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市三院开通手机微信支付功能。经第三方测评,患者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率为90.3%。
  【医疗设施人才建设】
  市二院迁建工程完成17层主体结构建设。市中医院迁建工程主体12层结构完工。市康复医院建成并投入运行。市精神卫生中心迁建工程落实选址,进入土地审批阶段。马渚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楼、大隐镇卫生院综合楼等新建工程顺利推进,鹿亭乡卫生院门诊楼改建工程、兰江街道四明社
  区卫生服务站新建工程等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交换平台,以及市民健康管理门户WEB、社区医生区域预约挂号平台。“余姚医疗”手机APP软件已开放预约挂号、健康自诊、健康知识等七大版块。全年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69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1人。在委托宁波大学定向培养的15名大专临床医生已分配到基层工作的基础上,委托温州医科大学定向培养本科农村社区医生10人。有1人被评为省医坛新秀培养对象,2人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市卫生进修学校继续医学教育各类学生总数达1649人。对全市第二批医学重点学科进行终末验收,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等5个成绩优秀的学科直接进入下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对8个基层特色学科进行第一年度考核评估。41名专家入选新建立的市医药卫生科技咨询和评审专家库:市中医院通过省级后备基地复评,市人民医院成为国家级后备基地。
  【公共卫生工作】
  本年度成功阻止H7N9疫情在市域内的发生,同时开展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等疫情的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获宁波市卫生计生系统疾控应急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全市21个乡镇(街道)均通过宁波市卫生应急示范乡镇(街道)考评。全年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18种10169例,年发病率748.72/10万人,无重大疫情暴发和流行。落实重大传染病“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病人治疗覆盖率100%。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68.37%和67.55%。先后通过宁波市卫计委组织的消除疟疾、消除碘缺乏病暨重点地方病防治考核验收。全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达60元每人,项目综合达标率94.1%。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0.6%,合格率90.5%。全市刚满周岁本地儿童、流动儿童“五苗”覆盖率分别达98.9%和98.2%,无各类接种差错事故发生。对全市9717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窝沟封闭,封闭率99%。为110063名老年人开展体检工作,同时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及健康评估工作,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继续保持孕产妇零死亡的态势,5岁以下儿童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2.73‰、1.61‰;婚检率达99.91%;产前筛查率98.34%,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分别为99.67%、99.72%。待孕妇女叶酸服用率99.55%,叶酸服用依从率97.69%;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96.84%。全年检查妇女110370例,发现癌症病人41人。组织打击非法行医集中活动11次,取缔无证行医窝点40家(次),罚款35起,罚款额18.15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7起。全市重性精神障碍患者规范服药率71.8%,规范管理率62.3%,无在管患者重大肇事肇祸事件发生。全年市急救中心出车14265次,接送病人11605人次。全市累计献血总量234.2万毫升,用血总量220.7万毫升,无输血安全事故发生。
  【余姚市已达到消除疟疾目标】
  3月初,余姚市通过由宁波市卫生局、宁波市疾控中心联合开展的消除疟疾工作考核验收。考核组在检查后认为,余姚市开展疟疾防治工作扎实,资料保存完整,已连续6年未发生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特别是2011年以后,通过实施消除疟疾行动,加强对疟疾防治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有效提升病例发现和处置能力,疫情数据真实可信。对照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标准,余姚市已达到消除疟疾目标。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6

《余姚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