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4153
颗粒名称: 文化事业
分类号: G127.55
页数: 3
页码: 180-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文化事业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概况、市文保所列入第一批省级古籍修复站、市文保所提前完成古籍普查采集和一审工作、首次举办“阳明文化日”活动、纪念黄宗羲逝世320周年学术讲座、余姚博物馆推出双休日免费讲解服务等。
关键词: 余姚市 文化 文化事业

内容

【概况】
  2015年,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均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梁弄镇以及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列入第二批宁波市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名单。马渚镇、河姆渡镇翁方村被分别推荐申报省文化强镇、省文化示范村。全市15个村(社区)完成村落(社区)文化宫提升改造,7个企业成功创建企业文化中心。完成创建省级体育先进单位54家,新建或改建篮球场50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76平方米,基本建成10分钟城乡体育健身圈。
  围绕市第五届全民读书节、第二届百姓文化节和第二十一届四明山电影节,先后组织开展全市企业文化中心排舞精英赛、市民家庭阅读大展示、“五水共治,美丽余姚”征文比赛、示范乡镇街道图书分馆和示范农家书屋评选、青少年汉字听写比赛、四明阁欢乐大舞台“闹元宵、庆佳节”戏曲专场文艺演出、传统端午节暨杨梅节文化展示、中秋文艺晚会以及国庆戏曲7天乐等活动。组织参加宁波市第五届小品、小戏、曲艺会演创作比赛,曲艺节目《抗洪救灾唱余姚》、小品《选择》双双获奖。还组队参加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在朗霞街道天华村欢乐大舞台举行的“村晚”演出和宁波市文广局举办的“五水共治”中小学生演讲比赛。全年赴海宁、三门、平湖开展文化“走亲”3次。市姚剧团、越剧团应邀赴上海、杭州、绍兴等地演出,还到诸暨、绍兴、温岭、余杭、上海等地开展营业性演出。
  年度公共文化中心引进民间职业剧团评级考核制度,启动面对面静态文化服务配送工作,完成各类演出配送420场次。市文化馆外借场地43次,受惠群众500余人次。四明阁“天天演”演出308场,受惠群众近5万人次。组织开展周末课堂75期,免费展览18期。市图书馆共计接待读者近15万人次,个人外借图书近40万册次。市新华书店打造手机移动端书城,继续开展“汽车书店”流动售书和免费送书送讲座活动。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先后举办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业务、公共文化业务、农村文化礼堂和欢乐大舞台管理骨干、基层文化干部等各类培训班。开展全市优秀文化示范户评选活动,推荐申报宁波市优秀文化活动品牌和优秀基层业余团队,培育优秀基层文化队伍。
  年内完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本的撰写工作,启动拍摄制作申报宣传片,举办“相约5·18,相约临山卫——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和系列宣传活动。配合开展《余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府前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余姚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的修编工作。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浙江省古籍普查,输入可移动文物数据5617条,完成古籍普查8608册。新增文物藏品41件。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宗羲墓、大运河(余姚段)和田螺山遗址“四有”档案的修改和制作。完成前河头徐家、应家大屋、瓜瓞亭、叶氏宗祠和茅氏宗祠等文保单位维修工程的验收。确定山王庙、祝江大桥、鸡山学堂和谏议坊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方案。配合开展渡头山太阳城项目的考古勘探。继续开展田螺山遗址出土文物的整理工作,对40件出土木质文物进行冷冻脱水。完成朱舜水纪念堂陈列改造。
  全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余姚博物馆、王阳明故居等文物开放点共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省第二届博物馆免费开放最佳做法推介项目评选中获最佳未成年人教育奖,并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系签订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协议。王阳明故居获“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称号。课程《七千工坊》《文博小课堂》入选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首批优秀课程。市文保所在“薪火相传——宁波市青年文物保护技能大赛”中获团体银奖。组织策划黄宗羲逝世32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胜国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与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合作签约仪式宾师——朱舜水生平事迹》文本专家座谈会。承办田螺山遗址山茶属植物遗存研究成果论证会。举办“姚江文博讲坛”2期,以及“穿越七十万年——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特展”等临时展览20个。
  年内,余姚盘纽制作技艺、余姚风筝制作技艺列入宁波市第四批非遗名录,一人戏班和朗霞豆浆制作技艺被列为2015年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保护综合体(示范体)创建达标项目,精武拳(械)技被列为示范项目。组队参加第六届中国余姚·河姆渡农业博览会、第三届阿拉非遗汇·宁波市庆祝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和第七届中国(浙江)非遗博览会等活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沈守良自传《我的姚剧生涯》正式出版,还组织举办姚剧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仪式。
  政务服务网审批受理系统试运行,全年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129件,按期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新设文化经营单位102家。先后出动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执法人员1086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605家次,开展联合执法15次,查处案件22起,罚款66400元。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全年演出430场,演出收入454万元。市新华书店实现图书销售额6805万元,利润680万元。市全民健身中心实现营业收入430万元。
  【市文保所列入第一批省级古籍修复站】
  1月,省文化厅公布第一批省级古籍修复站,全省共有2家古籍修复中心和11个古籍修复站获批。文物系统成员单位中获批的唯余姚市文保所一家,其余均为图书馆系统成员单位。该所现有古籍总藏量近36000册,其中善本古籍藏量965册,清乾隆六十年(1795)以前的古籍约6400册,有独立的古籍库房专门用于存放。
  【市文保所提前完成古籍普查采集和一审工作】
  市文保所自2012年开始实施古籍普查,至2015年10月底,提前完成古籍普查采集和一审工作。共向全国古籍普查平台上传数据2496条,普查古籍3120部34009册。普查数据已全部通过市文保所一审,其中780条数据通过省古籍保护中心二审。普查成果显示,馆藏古籍中可确定版本时间最早的为《鲍氏国策十卷》[明嘉靖七年(1528)影宋刻本,2册],《黄梨洲先生宋元学案元孙稺圭校补稿》《(乾隆)余姚志》《书瘾楼文稿》等12部古籍入选《浙江省珍贵古籍名录》。
  【首次举办“阳明文化日”活动】
  2015年10月31日,是王阳明诞辰543周年纪念日,余姚市首次举办“阳明文化日”活动。共安排包括阳明文化日礼贤仪典、王阳明遗墨特展、王阳明家训学研会、王阳明诗歌大型朗诵会、“知行合一,青春报国”演讲比赛、《王阳明的传奇人生》专题讲座、心学大师王阳明图书展、动画片《少年王阳明》展播、“王阳明的传说”故事会、“致良知与友人”微信大赛、阳明文化日纪实作品大赛等12项活动。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每年10月31日开展“阳明文化日”系列活动。
  【纪念黄宗羲逝世320周年学术讲座】
  12月29日下午,余姚市纪念黄宗羲逝世320周年学术讲座在余姚博物馆报告厅举行,宁波大学教授徐定宝应邀作《黄宗羲的文化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主题报告。本次活动由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承办。徐定宝从黄宗羲文化精神的历史背景和黄宗羲文化精神内涵两大方面,系统介绍浙东文化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地位、对黄宗羲文化产生的作用以及黄宗羲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和深远影响。
  【余姚博物馆推出双休日免费讲解服务】
  自3月14日起,余姚博物馆推出一天两次的定时免费全程讲解服务。具体讲解时间为10点至11点,14点至15点。讲解内容为余姚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内容《烟水万人家——余姚古代文明展》。有意听取讲解的市民可与服务台工作人员联系,申请免费讲解服务。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6

《余姚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其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