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4020
颗粒名称: 统计
分类号: C829.2
页数: 2
页码: 157-1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经济综合管理统计情况的具体介绍,主要介绍了概况、统计改革、统计服务、统计监管等。
关键词: 余姚市 经济综合管理 统计

内容

【概况】
  2015年,市统计局按照宁波市统计局关于专业力量下沉的要求,增派6名在编干部至片区驻站工作,并规定今后凡新进统计部门的年轻干部,都须经片区工作锻炼。截至年末,片区共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正式在编12人。全年片区共走访指导企业887家,实地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60个,实现“四上”企业走访指导服务全覆盖的目标任务。加强“强基固统”11个镇级统计调查中心示范点建设,泗门镇统计调查中心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乡镇(街道)统计工作示范点建设单位。创新建立全市统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得到省、宁波市局领导肯定,并在宁波全市统计系统推广,年度开展专题调研2次,已有4070人在统计诚信档案中实现在档管理。
  【统计改革】
  年度根据国家核算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强对核算基础数据质量管控,开展农业产值核算制度调整、服务业统计制度与GDP核算衔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新老口径衔接,并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完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探索实施电子商务统计监测,重点在阳明电子商务产业园、文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统计工作机制。规范更新投资名录,明确新增其他有亿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的工作流程,完成增减变动审核工作。将投资改革试点报表制度纳入年度统计继续教育内容范畴,对填报存在困难的单位开展家教式服务。搭建部门亿元以上项目单位统计员信息库,力争新开工项目全部入库不遗漏。及时将投资统计数据评估情况反馈至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实现投资新制度平台下统计单位100%上报率。
  【统计服务】
  挖掘统计监测的深度,增强对全局影响较大的重点指标、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等的动态跟踪监测,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统计信息支撑。同时拓展统计监测的广度,加强对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全面小康、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进步、产业集聚区、重点开发区域、节能降耗、生态文明、“五水共治”等统计监测,全面反映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坚持数据分析与业务跟进并重的原则,每月形成1篇经济形势分析,把握余姚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规律。全年被上级统计部门录用信息228篇,其中国家统计局录用5篇,省统计局录用99篇。重视第三次经济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共计普查法人单位19112家、个体经营户72480户,形成“三经普”课题7篇,汇编“三经普”数据资料1册。开展1%人口抽样调查,全市共抽取3200余户,入户调查常住人口约9000人。调查粮食生产功能区156个,涉及109个村,调查土地合计1576.5公顷。年度新增产粮大县调查,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现场实割实测等方式,对全市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调查。继续组织开展各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调查,持续反映全市老百姓生活水平,并为人民群众反映利益诉求搭建桥梁。全年在政府统计网站上公布统计信息、分析370余篇。
  【统计监管】
  全年组织统计人员培训56次4000余人,走访指导基层企业单位887家,开展统计继续教育13期1401人。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全年维护法人单位8829家、产业活动单位2002家,其中新增法人单位1611家、产业活动单位166家,修改法人单位5913家、产业活动单位1647家,剔除法人单位1129家、产业活动单位128家。“四上”单位月度申报新增17家,变更2家;年度申报新增47家,变更11家。健全数据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将统计数据增速异常、相关指标之间匹配性、协调性差的作为重点检查和查询单位,及时向企业核实会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等相关资料,实现数出有据。加大依法管统力度,对52家调查对象开展统计稽查,对9家单位作出当场警告行政处罚决定,对4家企业作出警告并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6

《余姚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市统计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