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846
颗粒名称: 农业·农村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5
页码: 124-1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农业、农村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主要介绍了农业、农村工作、水利、农业机械化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农业 农村

内容

【概况】
  2015年,全市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00元,较上年增长9%。粮食播种面积3.75万公顷,总产18.8万吨。粮油作物中,小麦种植面积3400公顷,增长12.8%;早稻种植面积3847公顷,减少1133公顷;油菜种植面积2067公顷。林业总产值58.5亿元,竹笋产值1.64亿元,水果产值4.88亿元。全年生猪总存栏21.4万头,减少10.1%,出栏31.5万头;禽肉类总产量3.6万吨,减少4.0%,禽蛋产量6400吨;养殖业产值9.6亿元。全市水产品养殖捕捞总产量23114吨,海洋捕捞产量2056吨,实现渔业生产总值5.35亿元。
  【农业“两区”建设】
  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21.67公顷,累计土地流转面积10073公顷,规模经营累计超15333公顷;投入资金3400万元,实施宁波市级粮食功能区标准化区1833公顷。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省级渔业示范区和精品园各1个,新建宁波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6个,“两区”上图入库率达到100%。完成滨海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二期工程;编制滨海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下达2015—2016年先导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任务;完成先导区服务中心大楼建设,进入工程装修阶段,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同步推进。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结合全市“五水共治”工作,完成第二、三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关停搬迁400余家,完成生态化改造257家。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相关工作,建成示范生产主体4个。完成30家“两化”工程示范场的创建验收工作。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3400公顷、商品有机肥1.4万吨,新增生态消纳地4000公顷、沼利用量2万吨,化肥减量620吨。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6000公顷次、绿色防控融合面积2400公顷次,农药减量100.5吨。深化“森林余姚”建设,启动西郑巷村、梁周线等区域森林彩化美化试点工程。开展生态公益林增划工作,完成扩增5200公顷,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累计达3.74万公顷。完成平原绿化200公顷,营造沿海基干林带54.67公顷,实现道路绿化里程25千米;推进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修复,通过珍贵树种造林等措施,完成生态修复220公顷。
  【农业综合管理】
  发展“三品一标”,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1个、绿色食品1个、市级品牌农产品2个。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10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普及率达88%,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9%。主要农作物用种商品化率达78%,落实农作物救灾储备种子15万公斤。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556.93公顷,成灾率为1.00%,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实施种苗产地检疫面积3467公顷,种苗产地检疫率100%。投入资金1700万,建成市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和17个乡镇收集点,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点2个。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500户,新增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大学生65人。组织举办第六届中国余姚河姆渡农业博览会,现场销售额6900万元,现场订单金额达5200万元。新增宁波市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列入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技改项目1个。新评定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累计3家)、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家。
  【农村机制管理】
  全市已有277个村社完成股改任务,占应完成村社数的99.3%。基本完成小曹娥镇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完成农村集体经济千村审计122个。创建余姚市级示范社3家、宁波市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家、国家级示范社3家。评选余姚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0家,新增宁波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7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组成农信担保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三位一体”的风险利益共担体,帮助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解决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在所有乡镇、街道设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落实编制60人,其中新增28人。
  【农业法治建设】
  完成部级检测任务基地蔬菜样品11个,省级例行抽检农产品101个,自行组织检测样品2003个,合格率99%。组织开展畜禽屠宰(肉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安全隐患15起,受理投诉举报34起,取缔私屠滥宰点39个,行政立案10起,查处问题肉500余千克,吊销1家超范围经营活畜禽单位经营许可证。全面完成渔船船证不符整治,共受理渔政举报电话164起,出动人员250余人次,收缴无证捕捞船12艘、背包电瓶125套;累计开展渔业执法专项检查58组次,清理游丝网、地笼网等违法渔具600余套。组织“绿剑”检疫执法行动10次,共出动执法人员42人次,检查涉木企业16家,查处违法案件3起,没收处理疫木2.17立方米,罚款4000元。共查处林业刑事、行政及信访案件35起,行政处罚25人,行政罚款315716.59元。全年共接到森林火情报告27起,发生火情6起,未发生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共审批林木采伐数量1203.01立方米,拆除违法猎捕工具14只,制止违法猎捕野生动物80起。
  【’2015品牌甲鱼产销战略论坛】
  2月4日,由中国渔业协会、宁波市海洋渔业局和余姚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品牌甲鱼产销战略论坛”在余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品牌甲鱼养殖企业、大型超市品牌甲鱼销售企业和大型酒店、甲鱼生产产业链的代表及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围绕全国品牌甲鱼安全生产与营销战略,进行深入探讨。
  (周乃君)
  农村工作
  【概况】
  2015年,全市共完成宁波市级中心村培育4个(累计17个)、特色村创建3个(累计9个)、精品线建设1条(累计3条),新增宁波市全面小康村4个(累计81个)、美丽乡村建设先进乡镇1个(累计6个),11个精品村的54个建设项目基本完成。
  本年度省、宁波市下达余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村97个、接户50719户。实际启动任务村98个、扩面村1个,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村97个,受益农户51067户。
  年度宁波市下达余姚市安置2700户的农房“两改”任务,实际安置农户4076户。其中,完成农民公寓主体工程建设8个,总建筑面积29.4万平方米,计2104套;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50户,内聚外迁410户;完成848户无房户、564户危房户的用地审批。
  规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上年度的8个土地治理项目,总治理面积2693公顷,总投资4928万元,总体完成投资额的85%;4个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总体完成投资额的92%。本年度的5个土地治理项目完成对施工单位的招标,进入图纸交底阶段;1个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获国家批复同意。
  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尚有在建的二、三产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6个,共涉及3个乡镇(街道)的21个经济薄弱村。已验收1个,项目总投资129万元,市财政奖补资金70万元,乡镇(街道)配套资金30万元。
  年度全市选派的第十批389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其中宁波市派31人),累计走访农户38258户,争取落实扶持资金1856.88万元、捐赠物资价值213.17万元,落实经济发展项目139个,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05个,联系组织“三下乡”等活动115场次。
  结合宁波市调研题库,围绕余姚市“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思路及主要工作、村级组织运行经费财政保障办法、环境整治示范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指导员制度、金融支农情况、农民集中居住小区住房产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流转机制、农村电子商务现状8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其中《关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几点建议》被省《农村改革与发展》第七期录用。
  全年撰写农业农村工作、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三位一体”以及“十三五”三农发展思路等相关调研汇报材料十余份,制订出台2015年全市“三农”工作目标任务及责任分解、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实施办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出租房屋接管意见、工程质量飞行检查实施办法和工作督查制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及意见征求稿十余份。
  【PPP项目落地实施】
  2014年,市政府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模式合作与北京首创进行洽谈。2015年上半年,完成合作签约、公司组建、工作对接。8月底,PPP项目正式落地开工,开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模式,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
  【成功创建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市)】
  8月20日,余姚市通过省考评组对美丽乡村先进县市工作的考评,并在11月17日召开的“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上受到表彰,获“浙江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市)”称号。
  (市农办)
  水利
  【概况】
  2015年,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2亿元,较上年增长近10%。有效应对冬春连旱和“灿鸿”“杜鹃”台风,实现全年安全度汛。《余姚市防洪排涝规划》完成修编初稿,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陶家路江整治二期工程等重点治水工程加快推进。完成浙江政务服务网行政审批全部项目试运行,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26起,恢复水域面积4450平方米。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全年完成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6.06亿元,为“五重二大”推进年下达水利目标任务的155%。姚江干流防洪整治工程基本完工,并已发挥效益。姚江城区段堤防加固工程(一期)候青江段(三官堂路至中山路)堤防工程全面完成。候青江泵闸工程完成立项工作。食禄桥江整治工程Ⅰ标段已完成堤防2.4千米。陶家路江整治二期工程I标段已完成70%,II、Ⅲ标段已开工建设。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开工前的所有相关手续,并于12月26日进场施工。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四期工程,完成圈围面积3000公顷,四期围区横塘南块造地工程已完成旱地改造。长泠江堤防加固工程等其他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上半年全市发生冬春连旱,通过开展水库调度,并向上虞引水850万立方米,确保全市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汛期相继受到“灿鸿”“杜鹃”两个台风的重大影响,姚江余姚站最高水位分别为历史上第二、第三高水位,全市共转移、解救危险区域人员4.2万人次,实现人员“零死亡”;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发布水雨情预警短信683批次,共44174条;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等途径发布信息600余万条;全市水库、河网预泄预排3.5亿立方米,“一大三中”水库拦洪1.1亿立方米,实现无水库垮坝失事、无标准海塘和重要堤防决口,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受益面积近1270公顷。开展宁波市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项目建设,整治河道1723米。开展四明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七期),改造河渠4.2千米。推进四明山片区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受益人口9500人。推进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7公顷。同时,开展龙溪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和黄道坑等16座山塘水库专项治理工作。
  【水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美丽乡村水环境建设,实施谢家路村等8个村级水环境整治,整治河道4.6千米。以水清流畅为目标,实施向东河等4条断头河打通工程,以及2条小流域治理。推进陆埠水库上游袁马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湿地3.5公顷。
  【《余姚市水土保持规划》通过审查】
  1月15日,市水利局组织召开《余姚市水土保持规划》(简称《规划》)专家审查会,宁波市水利局,余姚市发改局、国土局等部门,姚南片主要7个乡镇、街道领导和代表及有关专家参加会议。《规划》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与重点治理区,全市重点预防区面积共329.29平方千米,其中省级预防区158.74平方千米,县级预防区170.55平方千米。重点治理区面积179.57平方千米。另外,全市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145.35平方千米,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16平方千米,其中近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17平方千米。近期规划以水源水库集雨区水土保持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姚中及西北平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鄞江源头区水土保持工程为重点工程,涉及9个乡镇、街道的15个小流域以及部分废弃矿山整治,规划总投资9567.72万元。
  (赵翔、陈桦)
  农业机械化
  【概况】
  2015年,市农机局推广各类农机具3000余台(套),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43.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27.5万元,宁波资金226.5万元,余姚配套资金188万元,引导农民投入2756万元,补贴购置设施大棚28582平方米,及水稻育苗设备17台、水稻插秧机106台、联合收割机69台、粮食烘干机68台、大中型拖拉机108台、耕整地配套机械205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393台、田间管理机械10台、茶叶加工机械8台等机械,受益农户和服务组织560户。全年拨付作业补贴1142万元。
  【农机科技推广】
  全年组织科技人员上门指导130余次。在阳明街道芝丰农机合作社、黄家埠镇上塘农机合作社开展单季水稻机械穴直播与人工直播和抛秧对比试验。扶持33.3公顷以上规模化育秧点60个,66.7公顷以上的5个;引导农民购置育秧基质1310吨,基质育秧64万盘,播种大田1666.7公顷;新建后备秧集中育秧点5家,育秧5万余盘。粮食烘干中心27个,批次粮食烘干水平达4300吨,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超90%,农机总动力达64万千瓦。单列财政资金95万,专项用于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推广与新型实用机械项目。实施设施大棚补贴项目,建设面积近2.9万平方米,补贴资金38.5万元。开展新型农业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补贴60万元,引进大马力收割机4台、穴直播机12台、无人多旋翼植保飞机2台、喷杆式喷雾机1台、秸秆捡拾压捆机1台、树木修剪机4台。全市农机领域获国家专利7项,创建市级以上农机化示范园区3家。先后举办宁波市农业科技下乡暨备春耕生产现场会等各类现场会,9月,全省智慧农业装备技术培训班暨现场演示会在余姚召开。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全年完成宁波市级合作社发展项目7个,创建宁波市级农机示范合作社5家、维修示范合作社1家。联合市财政局制定《余姚市农机库房建设项目管理办法》,8家农机合作社新建农机库房3925平方米,补贴资金59.9万元。新建粮食类农机合作社7家、特色类农机合作社2家,新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1家,成功创建宁波市级农机合作社5家。全市累计有农机合作社71家、作业服务公司2家,拥有国家级、省级农机合作社各3家,宁波市级农机合作社11家。实施“欢乐农机”贷款项目,有6家合作社共贷款270万元。举办农机维修工等级考试2次,新审批发放初级农机维修工证37本,全市累计拥有农机维修网点61家,其中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2家。全年组织15家农机合作社85台次跨区作业,遍布江苏、山东等9个省市,完成稻麦收割2667公顷、水稻机插133公顷,创收410万元。整合农机行业高技术人员,牵头成立市农业机械学会。
  【农机安全监管】
  与各乡镇(街道)农机站及下属单位签订责任书24份,各乡镇(街道)与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点签订责任书112份,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签订责任书2150份。全年开展上路检查768人次,检查拖拉机1012台次,纠正违法驾驶行为146人次,新登记外籍拖拉机112台。检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维修网点72家,发现隐患16起,整改16起,整改率100%。受理拖拉机违法销分考试16人次。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2家。全市农机事故万台死亡率控制在省农业厅、宁波市农机总站下达的指标内,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农机事故和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农机事故。新考拖拉机驾驶员81人,换证389本,在册拖拉机驾驶员3746人,持证率92.2%。新上牌拖拉机129台,在册拖拉机4432台,上牌率90.8%。新上牌联合收割机44台,在册联合收割机436台。上道路拖拉机年检2165台,年检率91%。联合收割机年检367台,年检率86%。全年共有342台联合收割机、1240台纯农田作业拖拉机参加农机政策性保险,拨付保险资金20.6万元。
  【农机技术培训】
  全年组织各类培训班80余期,累计培训农机管理、技术服务、机具操作等各类农机人员5480人次。在马渚镇瑶街弄村和牟山镇青港村,分别创建早稻和晚稻机械化插秧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方各1个,面积共17.3公顷,取得比周边区域增产10%以上的效果。
  (市农机局)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6

《余姚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