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举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年鉴2016》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824
颗粒名称: 案例举要
分类号: D631.2
页数: 2
页码: 117-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公安案例举要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12·3”特大生产销售假药、伪劣产品案、“3·11”特大利用网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9·30”特大诈骗案、“2015-655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等。
关键词: 余姚市 公安 案例

内容

“12·3”特大生产销售假药、伪劣产品案。2014年12月3日,市公安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在三七市镇相岙村查获一个生产、销售假冒各种品牌药膏、化妆品、牙膏的地下生产窝点,现场查获大量假冒成品、半成品、生产原料和生产工具。专案组通过线索追查、集中抓捕、出省追逃等工作,于2015年2月6日分别在余姚、慈溪、宁波江东、金华义乌、江苏省常州市、上海市崇明县等地抓获该团伙9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捣毁该特大假冒各种注册商标,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假药的犯罪产业链,查扣假冒各种品牌的牙膏、药膏、化妆品成品和半成品20余万支。
  “3·11”特大利用网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案。3月,市公安局根据特情举报的一条贩卖包含淫秽视频的网络云盘的线索,并于6月25日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打击整治涉网治安违法犯罪“断链”行动挂牌督办案件。专案组转战余姚、慈溪、宁波镇海、绍兴上虞以及福建、广东、安徽、河北、四川等地,于4月16日、5月21日组织2次集中抓捕行动,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其中逮捕13人,刑事拘留4人,取保候审3人,查扣手机25部、IPAD平板电脑2台、银行卡21张、账单若干份,涉案“云盘”账号1000余个,彻底摧毁1个利用微信、“云盘”等网络智能应用进行淫秽视频贩卖的特大新型犯罪团伙。
  “9·30”特大诈骗案。10月,市公安局接到受害人报案称,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之间,被他人以借款为名、虚构事实、伪造证件的手段骗走现金500余万元,涉及团伙成员200余人。专案组依托“四侦合一”平台,通过各种侦查手段和信息研判,经过20余天的侦查,查明一个以徐某某为首的特大诈骗团伙,共涉及诈骗嫌疑人200余人,涉案资金500余万元。10月20日凌晨,在宁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特警支队、技侦支队和慈溪公安局的支持下,市公安局抽调全局1200余名警力,分别在余姚、慈溪等地抓获胡某某等犯罪嫌疑人200余人,移送起诉197人。
  “2015-655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2月16日,市公安局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网络贩毒线索。案件线索上报后,先后被列为省“全国网络扫毒专项行动”重点攻坚案件、公安部“2015-655号”目标案件。专案组经过数月的秘密侦查,基本查清一个以余姚籍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为主的特大网络贩毒团伙。该团伙主要通过QQ、微信等方式进行联系,并以邮包寄递的方式进行远程贩卖毒品,共有80余个QQ号码、60余个电话号码和55个银行账号(卡)涉嫌参与毒品交易,十余名涉毒犯罪嫌疑人分布在湖北、福建、山东、广东、辽宁、黑龙江、陕西等10个省份,涉案毒品达数十公斤,涉案金额400余万元。7月7日凌晨,在宁波市公安局的支持下,市公安局出动180余名警力,分别在余姚、绍兴上虞、广东汕尾、福建宁德、辽宁营口等地抓获张某某等涉毒犯罪嫌疑人14人(13人被刑事拘留,1人因患严重传染病被监视居住),当场缴获冰毒14.1公斤、仿“六四”式手枪1支、子弹9发、作案轿车1辆和涉案银行卡8张,冻结涉毒资金十余万元。

知识出处

余姚年鉴2016

《余姚年鉴2016》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系统记述了2015年余姚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分类编辑法,卷首设特载、概貌、大事记、专记,正文部分设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其中条目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卷末设有附录。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迪锋
责任者
谢力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