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县)人武部战备执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8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市(县)人武部战备执勤
分类号: E24
页数: 4
页码: 178-181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86~2005年浙江省余姚市人武部战备执勤发展情况。
关键词: 战备执勤 人武部 余姚市

内容

战备值班执勤
  余姚市(县)人武部设有值班室,除安排值班员昼夜值班外,还安排部首长(部长、政治委员、副部长)值班。值班室建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对参与值班的各类人员都明确职责和任务。遇等级战备,值班室即升格为战备值班室,视战备等级不同,调整值班人员,安排车辆保障,指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值班分队(由基干民兵连或民兵应急分队担任)。1986年后,形成了战备值班、民兵装备仓库值班、门卫值班配套值班体制,保证了指挥畅通、工作运转正常和机关安全稳定。
  市(县)人武部把加强部机关值班作为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为保证战备值班制度的落实,采取由部分管领导定期检查值班员在职在位情况、值班员每日在部机关交接班会上作汇报、值班员之间交接双签名、部机关每月在部务会上对值班情况进行讲评等措施,确保部机关战备值班24小时不失控。同时,严格战备值班记录,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来函来访,事事有记录,件件有着落。为便于今后查考,每记录完一本,都由军事科负责收集,作为作战资料存入资料室。
  战备值班,是民兵战备执勤的重要任务之一。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或重大事件发生,市(县)人武部均根据其时任务对民兵战备值班作出安排和布置。由人武部指定的民兵值班分队,通常为1个或几个基干连,作为市(县)机动力量。各区(镇、街道)、乡(镇、公社)亦选择驻地附近民兵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定为本级值班分队,通常区为1个排,乡为1个班。区以下值班分队由区、乡武装部长掌握。值班分队强调人员在岗率,严格控制人员外出,尤其是各级专武干部,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随叫随到,发现情况,必须立即报告。在各级政府和军事指挥机关统一部署下,值班分队执勤,得到当地通信、交通、卫生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制定作战预案
  1961年8月,由余姚、奉化、鄞县、上虞、嵊县5个县联合组成的四明山地区民兵联防委员会成立,制定以防敌空降和防敌特暴乱的行动预案。
  1962年初,根据中央《关于准备粉碎蒋匪帮进犯东南沿海地区的指示》,加强战备教育,进行战备动员,部署战备任务,成立支援前线委员会,修订作战方案。是年6月,县防空指挥所指示余姚镇防空指挥所迅速制定城镇防空方案,将余姚城区分为3片7区,拟制了人口疏散行动预案。7月,县人武部制定《反暴乱、反空降预案》,主要内容:①余姚的军事地位:是宁波的后盾,杭州的屏障,具有战略意义的四明山区,既是前方之后方,又是后方之前方,是战时兵马、粮食、弹药紧张的过往之地。②重点地区的兵力部署:以四明山区为重点,余姚镇及沿海、横河山区、丈亭至马渚铁路沿线。③各区、公社组织1~2个武装连作机动兵力,随时听候调遣。④由县长、人武部长、公安局长3人组成指挥所统一指挥。
  1963年6月,制定《余姚县三防(防袭扰、防偷渡、防空降作战)预案》和保障方案。内容有:①敌情分析:去冬以来,台湾蒋军连续向我东南沿海派遣武装匪特进行“战略试探”。1月美蒋会谈时,美表示支持蒋帮用游击性突然窜犯大陆。敌已准备4至6个轻装师待命蠢动,20~30股武装匪特在侍机窜犯。②情况判断:余姚可能出现2种情况:一是在四明山复杂山区空降敌特。二是潜藏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利用我暂时困难,煽动群众组织武装暴乱。③三防措施:加强四明山联防,严控主要目标安全,充分作好战斗准备。加强海防地区的民兵联防,防敌偷渡。加强全县安全防务,各区武装民兵,要配合公安局,一发现反革命暴乱,随时就地平定。
  1965年,制订铁路护路方案。对县境内42公里线路,分成45个护路段,实行民兵分段负责制巡逻。
  1967年4月,县人武部修订《三防预案》,其中规定:县三防指挥部设于县人武部内;余姚镇三防指挥部设于镇委。当各区(镇)发生反革命暴乱时,以各区人武部为主,各公社民兵组织为骨干,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战斗;县人武部又在发生地区设立临时前进指挥所,必要时,指挥调动邻区武装参与战斗取胜。
  1970年1月,四明山联防指挥部制定《反空降作战方案》。
  1976年7月8日,余姚县四明山区召开5县民兵联防会议。5县联防指挥部在会上拟定《5县民兵联防反空降作战预案》。该预案以台湾军队小股匪特在余姚县四明山地区实施空降渗透、袭扰或从海上潜入流窜至四明山区为设定,指挥部组织协调5县民兵武装的任务区分及情况处置:
  1991年,贯彻落实“宁波市1991年交通战备工作要点”,以应对突发情况为重点,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加强应急训练和演练,并完善应急方案。
  2004年9月,为做好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人民防空的准备,防备敌军使用高技术兵器袭击余姚,减少损失,保障战时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赢得防空袭斗争的胜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和省政府、省军区《关于修订人民防空预案的通知》,制定《余姚市人民防空预案》。该预案设定了敌军对象,空袭的时机、兵力和重点,我方指挥部的编成和职权,战时指挥所开设位置和时机,重点目标的确定和防护,人员疏散和隐蔽,人防专业队伍组建和任务,空袭后果处置和各项保障。
  组织联防活动
  市(县)人武部组织民兵,适应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军警民、军民、警民、民兵等各类联防活动。
  民兵联防1961年8月30日,在浙东沿海战略要地、宁绍地区结合部的余姚、奉化、鄞县(今鄞州)、嵊县(今嵊州)、上虞5县边沿地区的3个区,1个林场,21个公社,180个大队组成的四明山地区民兵联防委员会宣告成立,余姚县县长郭子栋任主任。民兵联防的主要任务为:掌握防区内敌情社情,组织对空监视,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敌机空降空投事件,防止匪特活动,平息反革命暴乱。为落实联防任务,各下辖联防区均制订有会议、联络、值班、巡逻、汇报、检查等制度和作战预案。1970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发出“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四明山地区5县召开联防会议,会议由宁波军分区司令员潘君主持。会议决定,将“四明山联防区委员会”改称为“四明山联防指挥部”,由余姚县县委书记王茂琯任总指挥,余姚县人武部部长周平任副总指挥。决定5县联防仍以余姚为主。华山对空瞭望哨由余姚县维修,由华山公社民兵执勤;大长山瞭望哨由宁波林场管理,由庵基坪民兵执勤。
  1971年9月22日在余姚四明山梨洲召开5县(余姚、奉化、鄞县、嵊县、上虞)人武部、联防区的3个区、21个公社及有关单位参加的民兵联防会议。进一步加强联防组织领导,增设指挥、副指挥6人,及华山、大长山、董家岩、商量岗4个联防小组。1976年7月10日再次召开联防会议。会议调整充实四明山地区民兵指挥部成员:指挥:余姚县县委书记王茂琯。副指挥:嵊县人武部副部长李明山、上虞县人武部副部长杨亚林、鄞县人武部副部长张俊友、奉化县人武部副部长王九官、余姚县人武部政治委员陈祥荣、余姚县人武部部长周平。成员:余姚县人武部副部长杨涌、宁波地区林场党委书记段志林、余姚县四明山区委书记熊传根。会议还调整下设大长山地区、商量岗地区、华盖山和仰天湖地区、大岚地区4个联防小组。
  军警民联防1983年12月,省政府、省军区下发《浙江省军警民联防和侦察协同方案》,要求沿海市(地)、县(市、区)、乡镇均须成立联防领导机构。联防形式有军警联防、军民联防、警民联防、民兵联防。余姚于1984年4月19日召开各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军、警、民联防会议,县成立军、警、民联防指挥部。10月下旬,宁波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检查组通过余姚县联防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联防方案与各项战备制度落实,联防、联训、联建制度的建立和开展等内容。
  1986年9月11日,调整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成员:由市长章猛进任指挥,市委书记于天才任政治委员,市人武部部长宋兴华、市公安局局长王志成任副指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邵盘如、东海舰队通讯中队长陈杰等13人为指挥部成员。
  1992年3月14日调整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成员,余姚市市长徐杏先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市人武部部长宋兴华、副市长俞钢、市公安局长王志成;政治委员:市委书记陈云金;副政治委员:市人武部政治委员余家其、市政法委书记陈重天。成员由市委办、市府办、宣传部、交通局、工商局、水利局、邮电局、公安局、人武部军事科、劳改支队、130预炮营、火车站铁路派出所、东航鹿亭仓库等单位组成。下设第一办公室主要负责军事斗争;第二办公室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反特斗争。各乡、镇设立联防指挥分部。联防任务:正确掌握区域内敌、社情和交通情况。开展“两防(防敌特武装破坏、防突发事件)、一抢(抢险救灾)、三保(保卫党政军机关、保护重要目标和军事设施)、六反(反派遣、反情报、反策反、反心战、反外逃、反劫持)”。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联防原则:防敌登陆,防空(机)降,防偷袭,防敌特内潜,防外逃投敌。
  1993年6月19日余姚市军警民联防指挥部组织进行首次军警民集结演练和军事竞赛。全市民兵应急分队、驻姚部队、武警、公安干警等320人参加,32台车辆分布在市境内1527平方公里不同部位。宁波军分区陈睦新副司令员率司、政、后机关有关人员亲临指导。演练是以保卫3个不同重要目标为主题,分3个场点进行。通过演练,证实了组织指挥敏捷,分队反应快速,整体素质强硬,有24个单位获奖。2000年9月27日至29日,余姚市军警民联防演习再次举行。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