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及其前的军事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及其前的军事训练
分类号: E24
页数: 3
页码: 167-16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春秋末期至清代浙江省余姚市军事训练发展情况。
关键词: 军事训练 古代 余姚市

内容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大力扩军备战。越军的军事训练由上将军范蠡掌管聘善射的楚人陈音为弓弩教官,以南林越女为剑术教官,大量募集新兵,并把老兵混编入新兵队伍,担任伍长、队长,用老兵的典范行为,对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在会稽境内设立多处军事训练基地,余姚时属会稽,境内车厩即设有练兵台。据光绪《慈溪县志》载:“宝庆志车厩会稽地志云,昔勾践于此置厩停车秣马。迹址犹存”。当地人称此处为“越王练兵台”,又曰“柴基坪”。此山面临姚江,往东北、北、西北一览无遗,数十里景物尽收眼底,是一处极好的瞭望台。且面江靠山,在军事上战可御敌于车厩岙之外,撤可隐蔽于十里长岙之内,成一夫当关,万众莫敌之势。柴基坪是一处长近100余米、宽30多米的空旷平地。在柴基坪周边留有众多当年勾践在此驻扎练兵的遗址遗迹。
  秦汉时期,余姚置县,属会稽郡。会稽郡设有都尉一职,负责中央规定的兵员征集、调遣、训练和武器装备的制造、保管及地方治安等事项,即所谓“掌佐守典武职甲卒”。余姚设县尉,掌管一县军政;乡设游徼,主管一乡军事、治安。东汉建安五年(200)余姚长朱然筑余姚北城,在武胜门西城内设校场,为训练演武场所。
  魏、蜀、吴三国时期,余姚属吴国。吴国军队有羽林等中央军和州、郡地方兵。余姚仍设县尉,统领县兵及管理武事。
  西晋,晋武帝废罢州郡兵,设武吏,由校尉主管地方兵事。东晋承西晋制,仍由校尉主管兵事。
  隋初,置军卫府,统领禁卫兵。
  唐初,设置总管,兼负一地军、政管理责任。武德四年(621),析句章复余姚而置州,称姚州;废会稽郡,复越州,姚州属越州。七年,废姚州,复余姚县,仍属越州。废总管,改设郡都督。余姚军事由越州中都督府管理。
  五代十国时期,余姚属吴越国东府越州,兵制沿袭唐制置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度使等职。大都督总执兵权,节度使领州兵、乡兵。
  宋代,设置禁军(中央正规军)、厢兵(各州镇兵)和乡兵(不脱产的壮丁),县官兼通兵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归宋。宋分天下为15路,浙江属两浙路,越州为其所属。越州军队设指挥官1名,嘉祐四年(1059),增设为2名,各县配营额数20~50名不等。
  明时实行军卫法,军队基本组织形式为卫所制。洪武六年(1373)颁布《教练军士律》,详细规定各级将领和官兵的训练标准及赏罚戒律。每年各卫所均要集中指定地点进行校阅、考核。洪武二十年(1387),临山卫驻指挥以下官佐91名,旗军5600名,带管200名,募兵355名。卫城内设3个教演场以便军训:一在东门外半里,周围800丈,有厅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将台1座,旗台1座;一在北门外天妃宫下,名小校场,有厅3间;一在北城内凤凰山南麓,有文武看操台和旗台各1座。三山、沥海两所也各设一个教演场。弘治二年(1489),定春秋每月2操,冬季3操。嘉靖三十八年(1559),抗倭名师“戚家军”更是训练有素。其训练内容是:纪律训练。通过训练,使千万军队俨然一体。武艺训练。按年龄大小、身材高低、体质强弱不同,分别授以不同军器,年少敏捷者授以藤牌;年富力强、老成持重者授以狼筅;有勇气之健壮汉子授以长枪;其他则以叉、耙、棍、刀等短兵器。营阵教练,兵士除进行武艺训练外,还要进行营阵训练,以使个人与集体战斗统一。此外,强调体质锻炼。训练时,兵士要穿重甲、荷重物,以锻炼体力;使用器械重于战时使用的器械,以锻炼手力;腿裹沙囊,一次跑一里,不得喘息,以锻炼足力。明代中后期,这些严格的训练制度逐渐废弛。
  清初军务多袭明制。清军训练规制,分八旗军和绿营军两类,定春、秋、冬三操,二月十五为春操开操日,七月十五为秋操开操日。每月逢十,为左右两营合操大阵,日常为随常小操。训练科目:教有阵法,练循规范,科目为冷兵器、火兵器各类。八旗军基本科目有:步射、骑射、鸟枪、试枪、技艺、步围等。每年初冬演习步围2~3次,每月习射6次、步射2次、骑射2次。火器营每月逢四、九演炮,逢二、七习鸟枪,逢六校射。箭营、枪营,每月逢一、六练习射箭,逢二、七练习射击,逢四、八演习刀术和盾牌。清绿营军训练科目以冷兵器为主,主要练习弓箭、藤牌、长矛、云梯等。弓箭手主要练远攻杀、马术、步箭法准头;刀牌手练藤舞蹈和刀矛刺杀;鸟枪手练射击环法。战术训练主要是操演阵法,变换队形。各营设有教场、排练场。清军教练、阅操方法有2种,一为营法;二为阵法。营法为:六军营索四十有八,前军赤、后军黑、左军青、右军白、左虞侯黄、右虞侯绿。阵法有6种,分别为方阵、图阵、曲阵、直阵、锐阵、互阵。操演时牌阵分9种,分别为:牌鼓整队阵、三才制胜阵、遍地梅花阵、天圆一气阵、两仪相生阵、金桥阵、两面连环阵、得胜方营阵、牌技收队阵。太平天国起事后,清军入绍,开办团练,加强防守。光绪中期,仿西法改革军队,编练新军,县设标统、管带。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