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共武装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图书
唯一号: 11212002022000335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共武装驻军
分类号: E295
页数: 3
页码: 132-13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浙江省余姚市中共武装驻军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新四军 驻军 余姚市

内容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浙东抗日自卫军、苏浙军区第2游击纵队)
  民国30年(1941)5~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浦东抗日武装先后7批900余人抵达三北(余姚、慈溪、镇海3县北部)地区,次年7月6日,中共中央华中局电复浙东地方武装的领导,同意成立浙东人民抗日自卫军。8月3日,中共浙东区委根据中共华中局指示,决定将浙东武装定名为江浙边区抗日游击联合指挥部。19日,该指挥部改名为第3战区(浙东)三北游击司令部,归新四军领导指挥,所属部队整编为第3、第4、第5支队和南进支队、特务大队、海防大队、教导队、特务连及新国民兵团等,共1511人,由何克希(更名何静)任司令员,谭启龙(化名胡志萍)任政治委员,连柏生任副司令员,刘亨云(更名刘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政治部主任。10月司令部挺进四明山区,先后驻袁马、杜徐、梁弄、横坎头等地。12月,三北游击司令部改称浙东抗日自卫军,并将海防中队扩编为海防大队,教导队扩编为教导大队。32年(1943)2月,第4、第5支队合编为第5支队,第4支队番号撤销。8~9月间,组建三北自卫总队和四明自卫总队,浦东游击队改编为浦东支队,均归浙东抗日自卫军领导指挥。12月21日,金萧支队在诸暨王家店成立。22日,新四军命令,浙东抗日自卫军改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翌年1月8日公开更名),隶属新四军建制,下辖第3支队、第5支队、金萧支队、浦东支队、教导大队、警卫大队、海防大队、三北自卫总队、四明自卫总队等;撤销特务大队,部队编入第5支队。33年(1944)11月,浦东支队改编为淞沪支队。12月底,教导大队改编为浙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校长何克希(兼),辖3个学员队,校址设在余姚梁弄,后迁至横坎头(现名梁弄让贤)。
  民国34年(1945)1月13日,新四军命令,浙东游击纵队改编为新四军苏浙军区第2纵队,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治委员,刘亨云任参谋长,张文碧任政治部主任,所属部队番号不变,全纵队共有7000余人:2月上旬,金萧支队编入第3支队。2月25日,重建金萧支队。3月,三北自卫总队撤销。5月,张翼翔任第2纵队副司令员。7月1日,苏浙军区决定,四明自卫总队和部分地方武装合编为第2纵队第4支队。13日,新四军命令,第2纵队第3、第4、第5支队合编组成第2纵队第1旅,旅长由张翼翔兼任,各支队番号不变;起义的国民党第3战区挺进第5纵队(张俊升部)1000余人改编为第2纵队第2旅,张俊升任第2纵队副司令员兼第2旅旅长。该旅下辖第7、第9团。是时,第2纵队下辖第1旅、第2旅、金萧支队、淞沪支队、海防大队、警卫大队及军政干校等。9~10月间,第2纵队随苏浙军区北撤至苏北地区。
  四明自卫总队
  1943年4月,在姚南成立南山自卫总队,属南山总办事处领导。9月,升为主力部队。后南山总办在袁马组建四明自卫总队,由鄞西林一新大队的2个中队和四明各县地方武装组成,总队长罗白桦兼任,政治委员陈洪(后刘清扬)兼任。辖特务营、警卫连、侦通连及四明地区5个县大队。共约1400人。1945年7月,编入新4支队。
  三北自卫总队
  1943年7月建立。总队长兼政治委员王仲良,参谋长张席珍,政治处主任黄知真。1945年5月,改编为三北独立营。
  浙东人民游击队第3支队
  1946年12月,中共姚虞县工委缴获国民党天华乡政府枪支后,成立姚南武工队。1947年5月,中共四明工委在草茅庵(今洪山乡)重建北撤后第一支主力武装,由各地武工队改编为浙东游击队第3支队第2大队4中队。6月,姚虞武工队建立,7月湖头庙缴枪告捷,部队扩大,8月改编为第3支队第2大队5中队。以4、5两个中队为基础成立四明人民自卫总队,10月改编为浙东游击队第3支队。1948年1月,改番号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3支队。支队长刘发清,政治委员马青,参谋长张任伟,政治部主任诸敏,辖钢铁部队(又称1大队),坚强部队(又称2大队)。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第2军分区和浙江省警备2团。
  浙东人民解放军第5支队
  1948年5月15日,储贵彬率领的上海南汇县大团镇自卫队和张凡率领的南汇县浦东解放总队共300左右人枪,渡杭州湾开赴浙东四明山,以加强浙东的武装力量。1948年5月19日晚,与四明山主力会合,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5支队”。储贵彬任支队长,张凡任政治委员,奚德祥任副支队长,吴建功任政治处主任。下辖2个中队。6月,中共浙东临工委决定,将5支队划归中共四明工委领导,临工委军事委员刘发清兼支队长。1949年归属“浙东人民解放军第2游击纵队”。
  浙东人民解放军第2游击纵队
  1949年1月25日,浙东临委在新昌回山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2游击纵队”,司令员马青,副司令员刘发清,政治委员顾德欢,参谋长张任伟,政治部主任诸敏。纵队下属6个支队:1支队(金萧)支队长蒋明达,政治委员张凡;2支队(会稽)支队长杨亦明,政治委员周芝山;3支队(浙东主力)支队长张任伟(兼),政治委员诸敏(兼);4支队(台属)支队长兼政治委员邵明;5支队(四明)支队长储贵彬,政治委员陈布衣;6支队(路南)支队长应飞,政治委员卜明,共兵员6000余人。余姚为3支队、5支队活动地区。纵队建立后,还统一了各地区部队的建制,余上县自卫大队和姚南县地方武装,统一归属5支队指挥。

知识出处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

《余姚市军事志》下限一般断于2005年,由概述、大事记和各篇组成。各篇下设章、节、目,部分章节设子目,附录和编后记殿后。篇章所列事件一般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和副团以上名录均按出生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客观的记述余姚市军事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系统、科学地反映余姚驻军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历程,力求融思想性、资料性、使用性一体。

阅读

相关地名

余姚市
相关地名